世遺之外 也不容忽視

2015-07-13

除此之外,更令他們擔心的是,世遺城區外圍,無論是城市景觀、街道風貌,或是係外圍的一些古蹟保存狀況,可能更加值得憂慮,更應值十周年之際予以更多的關注。

政府早前已公開表明今年會推第一批新文物清單,林翊捷表示,文物清單十分重要,因為它構成另一個文物保護圈,是保世遺之外其他,但文物清單工作始終都走得太慢,畢竟這已二十多年沒有更新過。

林翊捷指出,在二十多年前的建築或許只有五十多年歷史,似乎並不夠「文物」,但到今天七十多年,或許已走向百年,其歷史意義也隨時間流逝而讓人們有了新的看法,「二十幾年前覺得不需要保護的,可能今日覺得需要」。

最簡單的例子如五十年代起的永樂戲院,若二十幾年前看它或許算很新,並不是建成很久,在當時的人想像裡是很新的,亦不會賦予太多意義,但可能大家今日去去看,事情就不一樣。

李凱欣也謂,不能忽視那些沒被列入世遺,甚至無被列入本澳文物評定清單的建築物,因為這些提供了世遺普世價值的另外一面──本土文化的反映,如五、六十年代往後的現代建築、青?屋等。

去保護一些歷史建築,歸根究柢,也是一種歷史教育,通過去接觸它們,讓每代人認識到不同階段的澳門歷史,「所以我覺得,保育工作,不會因為已進入世遺名錄就是一個終點,不應只停留在世遺的框框入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