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在華談國際秩序: 『我們有共同使命 我們必須要實現它』

2015-11-02

【香港中通社北京11月1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10月31日,92歲高齡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再次來華,參加“世界秩序與中國角色”京城國際論壇。在當天的主題演講中,基辛格表示,未來的世界秩序是怎麼樣的我也不知道,但我們必須一起努力,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在不久前出版的新書《世界秩序》中,基辛格曾發出一個問號,當今時代能建立世界秩序嗎?基辛格當天回答道,我依然不知道它的答案,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這樣一個世界秩序,但是必須要有一個世界秩序,否則就會摧毀所有大衆。

基辛格認為,如果大國之間的衝突繼續,對人類是個災難。他提及了世界大戰和歐洲、中東的歷史,表明戰爭之殤很難恢複。而盡管各國、各地區都在為解決衝突建立一定的規則,但是仍然沒有出現一個各個國家都能參與其中的國際秩序。

基辛格說,中國領導人提出應創立一種體系,使潛在的敵人成為合作夥伴。“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多,因此,這一代人有一個獨特的任務,就是要實現做到這一點。”

對中國提出的“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基辛格表示贊同,“我非常理解新型大國關系的提法,我們應當積極看待新型大國關系。”當前美國大選在即,對華政策辯論聲音多樣,基辛格說:“最終不論誰(當選),美國的結論都是美國必須和中國合作。”

作為中美關系的重要推動者,基辛格見證了兩國關系的發展。基辛格認為,中美兩國需就如何制定國際秩序達成一致,相互理解,相互學習成為合作夥伴。

中美兩國目前已建立起多渠道的溝通機制,但兩國之不同顯而易見。在《論中國》等著作中,基辛格詳細闡述了中國歷史、中國的思維方式和中國領導人的特點。在當天的演講中,基辛格再次剖析了中美之不同,包括兩國自然資源、地緣鄰國狀況不同所帶來的視角差異。“把兩國之間的差距彌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中國和美國一定要能够相互理解對方,這是非常重要的。”

基辛格與中國打交道時間長達45年,被中國人稱為“老朋友”。回憶起當年來中國的經歷,基辛格說,那時候街上根本沒什麼汽車,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交通堵塞,可能很難想象。“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們采取的每一步展示了勇氣,為中國確定了雄偉的目標。而且實現了一些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對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基辛格評價頗高,“如果當時有人跟我說,中國以後會變成這樣,我說你做夢吧,不可能的,但是確實做到了,因為中國對自己的信心,中國領導人堅信自己的未來。”對中國的未來,基辛格也感到樂觀,“我也知道大家說在很多方面可能有很多問題,但是我目睹了中國克服了這麼多的困難,所以我堅信,中國將實現現在領導人所提出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兩個一百年'。”

對未來中國會在世界秩序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基辛格回答:“中國肯定是一個平等和受尊重的角色,這是基於成就和歷史。”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也參與了當天的論壇和對話。傅瑩表示,世界再次站到新的歷史變化關口,很多人認識到中國是推動變化的重要變量之一,中國也有意識地參與國際體系重塑,力圖在擅長領域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傅瑩說,中國是時候本著共贏、包容以及和平的精神,與世界共同構建一個未來大家都能在一個屋頂下舒適生活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