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瘋』遭遇當頭棒喝 上海『最嚴』樓市調控出台

2016-03-26

【中新社上海3月25日電】(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逐字逐句研讀了上海官方25日出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新政(俗稱『滬九條』)後,工作剛滿2年的郭曉諾回想起自己昨日才與房東簽下的購房合同,不禁仰天長嘆了一句:『好險!』

為了抑制上海樓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的非理性過熱,25日上海市政府亮出『殺手鐧』,因其力度之大也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

『滬九條』當中最為外界關注的,殺傷力最大的要屬普通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50%,以及對非上海戶籍人士提高社保繳納年限門檻兩項。參照新政,像郭曉諾這樣的購房人士,將因未在上海連續繳滿5年社保而被摒棄在政策之外。

如今一紙政令,迅速讓上海成為中國一線城市中房地產限購最為嚴格的城市。平安好房董事長兼CEO莊諾更直言,這是房地產市場近10年來遭遇打擊力度最大的一次。

在『滬九條』中,『因城施策』的限購政策、差別化的信貸政策發揮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除此之外,房地產開發企業、房產中介機構所從事的首付貸、過橋貸及自我融資、自我擔保、設立資金池等場外配資金融業務更是被直接叫停,購房人在申請貸款時還需承諾首付款為自有資金,這些舉措都被視為『去杠桿』意味濃厚。

同策咨詢研究總監王巍立告訴中新社記者,從目前官方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來看,民間的首付貸比例或許比公佈的結果要高,『這也是主管部門對房地產金融杠桿表示擔憂的關鍵所在』。他認為,短期內,該政策的實施對房地產市場的場外配資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首付杠桿資金的撬動效應會得到比較大的抑制』。

叫停場外配資,封堵了資金通道;出台限購限貸,封堵了旺盛需求,延燒了逾半年的『樓瘋』正在逐漸熄火,而當初被認為是導致上海瘋狂樓市始作俑者的遊資熱錢接下來又何去何從?專家對此莫衷一是。

在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盧文曦看來,『態度端正』卻未亮出殺手鐧的長三角城市會是熱錢首當其沖的選擇,『當上海將技術上的短板封死之後,這些錢往哪裡去?自然是去那些不限購且市場又不錯的地方,比如蘇州、南京這樣的城市。』莊諾也認為,投資客可能把目光投向蘇、杭這種限價不限購的地方,『因為錢畢竟要尋找到一條出路』。

不過,王巍立認為,從理論上講,資金會在一、二線城市間流動,但實際上,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樓價上漲仍是出於本身需求旺盛,以及相應的土地供應短缺。王巍立認為,新政出台後,將極大延緩相當部分人群的入市購房節奏,多餘的熱線短期內會流向其他渠道,比如股市、債市。『原先因樓市大熱而被抽水的市場,特別是對股票類金融市場來說,有望迎來增量資金的流入,這對股民來說或許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