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503號
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
一場帶著預設立場的諮詢
2016-05-03
去年四月,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政府計劃再利用愛都酒店,「願景是為青少年提供文化康體的設施,同時為市民大眾創造舒適的休閒空間」。最近,譚俊榮重申,有關愛都再利用項目的諮詢會已舉辦了二十多場,他一直願意聽取市民意見。
「包括愛都,近幾年很多政府的所謂活化項目,都是完全由政府主導。」李凱欣表示,撇開舊愛都酒店及新花園市政泳池的去留問題,整個諮詢過程亦讓人不安。有關用途的決定,都是由政府完全決定。如此一來,所謂諮詢,市民可以討論的空間在哪裡?
李凱欣稱:「我不反對以青年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活化計劃,但問題是,政府現在是有了方案而否決其他可能性,帶著盲人也看見的預設立場展開諮詢,過程中也是充滿引導性。」
愛都的爭議拖延了如此長的一段時間,現在政府官員更偏向歸責民間的質疑及糾纏。李凱欣認為,如果,一開始文化局便主動啟動文化評估程序,劃設規劃條件,以及提供替選方案,讓公眾就不同的發展方向作出選擇,相信整個項目的討論不會花了這麼多時間。
正因有爭議才需要討論
「保育愛都無疑是具爭議及前瞻的。正正因為存有爭議,才有許多值得討論及反覆論證的空間。所以,值得進行一個科學而全面的文化價值評估。」李凱欣坦言,事情發展至今,不僅增加了公眾對於文化局的質疑,也大大提高了行政成本,這是一個雙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