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526號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民署盧園『圍捕』 千條非洲鯽
2016-05-26
【特訊】民政總署十分重視盧廉若公園池塘管理工作,每年均定期整理荷塘以及跟進魚口疏減工作,減少池塘出現非觀賞魚隻過多的情況。另外,由於今年上半年較多低温多雨天氣,影響了強陽性的荷花生長進度,民署於盧園荷塘已採取了施放有機肥料及增植等多項措施,預計踏入盛夏荷花會更茁壯生長。
民署定期整理池塘跟進魚口疏減工作
盧廉若公園建成於十九世紀初,園内池塘為人工開拓,其中荷塘位於碧香亭九曲橋一側,而魚類集中生長的主要觀景池則在春草堂前方,兩塘池水分隔不通,故荷花生長情況與主池魚群並無直接關係。民署一直有留意春草堂外池塘有否非觀賞魚隻過多的情況,尤其是羅非魚(俗稱非洲鯽)等外來入侵物種,其繁殖力特强,一旦進入池塘便難以控制,對原有觀賞魚類構成很大影響。
千條非洲鯽已遷路環放養
民署每年均定期跟進魚口疏減工作,基於環境保護的原則故未有採用投藥的化學方法控制其數目,而一向採用人力捕捉的方法清減魚口。早前四月便對春草堂外池塘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魚口疏減工作,利用圍網捕捉魚隻,保留具觀賞價值的魚類(如錦鯉),淘汰過多的非觀賞性魚類(如羅非魚)逾一千條,並遷往路環放養。有關魚口疏減工作將持續進行,民署已於池塘邊張貼告示,提醒公眾切勿在池塘隨意放生生物,否則會被處罰,希望市民自律及予以配合。
盧園荷花種植於九曲橋畔的池塘內。荷花為強陽性水生植物,喜陽光及高溫,生育期需要全日照,花期以夏季為主,當秋季日照縮短及溫度下降,葉片便會逐漸枯死。冬季雖為荷花休眠期,但地下藕仍存活,當溫度於翌年春季逐漸上升時,藕種就會慢慢開始活動,萌生葉片,惟初期葉片疏落,至盛夏才茁壯生長。
由於長日照及高温有利荷花生長,故民署在塘荷的栽培管理中,於冬季至初春期間常利用“曬塘”方法,排放池水以提高荷塘土壤溫度,以利荷花生長。惟今年一月至三月期間,本澳不但日照減少且降雨異常多,當中以一月和三月的總降雨量尤甚,而盧園地處低窪也導致荷塘水位偏高;同時,本澳於上述期間多次受寒流吹襲,温度偏低,亦不利荷花生長。
受上述種種天氣異常情况影響,民署亦發現盧園荷花出現明顯的放緩生長現象,在二月起已展開荷塘整理工作(俗稱“踩塘”),清理過於擁擠及衰老的藕條,改善生長空間;施放有機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促進荷花生長;另外亦從苗圃運送一些栽培備用之荷花於荷塘內加植,使公眾能如期觀賞夏荷的美態,荷塘更具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