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可用逾十五年 環保局覓得飛灰永久堆填區選址

2016-07-08

【本報訊】建築廢料堆填區和當中的臨時飛灰存放區一直面臨飽和爆滿的問題,北區社諮會引述環保局官員規劃披露,將在堆填區建排水帶以提升容量,並已有可用逾十五年的永久飛灰填埋場選址,預計二○二○年四分一可完工使用。

北區社諮會昨請來環保局環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陳國浩及民署環境衛生及執照部代部長何炳雄等,閉門介紹對處理高污染廢料有何指引及監管措施,以及廢車場及車行棄置廢舊輪胎產生污染問題。副召集人何仲傳和委員李玉培會後向傳媒總結。

堆填區建排水帶擴容

不少委員關注接近飽和的建築廢料堆填區也有擴容計劃。倆人引述環保局官員稱,將會引入新方法,在現有堆填區建排水帶,令其沉降騰出更多空間堆填廢料,但未有提及能擴容多少。局方預工期要一年,會由工務局協助判給。惟委員擔心工務局會拖沓進度,冀環保局方自行處理,對方承諾考慮有關意見。

至於飛灰堆填區,官員說長遠希望透過區域合作解決飛灰處置問題,而暫時這方面未有進展,而在短中期,局方規劃在堆填區附近興建二十個土坑填埋飛灰,可應付十五至二十年的需要,預計工期要兩年,會於二○二○年完成當中五個坑,屬相對永久堆填區。會上沒交代具體選址位置。

焚化爐擴容研究明年第四季有

會上環保局官員也介紹焚化爐擴容規劃,相關研究會在明年第四季完成,現初步估計是要擴建兩至三台焚化爐,各為獨立廠房以避免和減底故障影響,而每日總焚化量可提升多一千至一千三百噸。

另有委員關注醫療廢物未來或隨離島醫院落成會增加。官員回應道,已注意到可能出現相關情況,正考慮將醫療廢物獨立處理焚化,將現時一併處理的動物屍體等分開來。

民署上半年對修車場發六十檢控

此外,全澳現在五百三十五所修車場,約六成四在花地瑪堂區、一成九是花王堂區,而風順堂區有百分之七,當中七成都在住宅地鋪,僅百分之七是在獨立建築或戶外場地。

據民署介紹,其聯同消防局在去年六月至今年六月期間,共巡查二百四十五所修車場的環境衛生和消防安全。該署一至六月共發出六十宗檢控,涉佔用公地、污水排放和棄置商業廢料,而去年全年則有七十四宗,全屬佔用公地和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