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1026號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氣象局吸取經驗完善颱風信息發布
2016-10-26
【本報訊】颱風妮坦及海馬相隔兩個月襲澳,市面對兩個颱風力感受折而不同。在妮坦襲澳期間,居民感受的風力,尤其是跨海大橋風力與氣象局所懸掛的颱風級別有大落差,例如妮坦時僅三號颱風,居民感受到尤如八級風力,海馬八號颱風風力還不如三號颱風。氣象局不斷捱轟,甚至要求檢討十六/二000號行政命令。對事件,議員徐偉坤認為,專業部門應以科學依據,民意不能左右科學決定,民意若凌駕專業之上,實在後果堪輿。撐氣象局在最近兩次颱風的決定。議員劉永誠亦撐氣象局,相信儀器偵測的數據最準確,但希望增加資訊透明度,說出原因,否則會引起被猜測和被批評不專業。
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回應,本澳的設備足夠一般氣象預測。又指,會將部份監測儀器逐漸移離本澳,移到珠海及東澳。他承認,妮妲期間發現局方發放信息不足,在今個風季節結束後,將會重新編寫颱風發布程式,更改和加強部分訊息發放。
議員陳美儀及高天賜,就八月妮坦襲澳期間,風力強勁但氣象局只懸掛三號風球,以及海馬風力未內讓市民感到八級颱的威力,向氣象局了解本澳制定颱風標準。陳美儀指,有市民反映,妮坦襲澳當日,過跨海大橋時風力強勁,電單車被風吹至搖晃,但當局只是懸掛三號風球,並未有按預測般將颱風級別提高至八號。上週海馬期間,風力並未感到八號風球強勁。當局制定颱風級別標準什麼?
陳美儀和高天賜均認為,居民颱風期間要上班上學,當局制定颱風級別期間應考慮颱風天氣下出行對居民及旅客構成的安全影響。議員李靜儀、吳國昌均認同,制定颱風級別是以科學數據為考慮,但希望局方在此之上,考慮完善民防機制,考慮更多颱風天下的情況。
妮坦襲澳期間,居民感受的風力高於三號颱風,不少市民批評氣象局失職,質疑制定颱風級別的標準。甚至一度提出氣象局需要負責、局長下台的社會言論壓力。兩名官委議員,徐偉坤、崔世平均撐氣象局,應秉持科學數據而不受民意所壓迫。徐偉坤指,最近兩次颱風,反映出民粹主義不斷膨脹,認為民意不能左右科學以上,如果民意凌駕於專業之上,實在後果堪輿,只是憑個人感覺或表像判斷科學,非常危險。劉永誠亦撐氣象局,相信儀器偵測的數據最準確,但希望增加資訊透明度,說出原因,否則會引起被猜測和被批評不專業。
馮瑞權承認,妮坦期間訊息發放不足,尤其與之前所估計的妮坦風力有變化,由估計懸掛八號風球至不考慮改掛訊息發佈問題。已吸收經驗,在海馬期間完善訊息發放。又會在今個風季節結束後,重新編寫颱風發程式,更改和加強部分訊息發放。
海馬期間,風力不似如期中強勁,他解釋,由於妮坦最接近本澳是早上十一時後,氣象局考慮到該時段居民外出,以及需於早上六點半前決定早上的颱風級別,只能按早上的氣象資料決定。當日海馬路徑有變,判斷時澳門剛好位於颱風邊緣,氣象局考慮到該時段居民外出,故作出八號風球的決定,而馬海最後路徑有變,以致出現偏差。並解釋,氣象準確度有偏差是國際上難以避免。
至於本澳的颱風制定標準,馮瑞權,澳門地方小,目前兩套標準混合考慮才適用於本澳。本澳的設備足夠一般氣象預測。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出,一號和三號風球下天氣都有變化,何況在跨海大橋和駕駛電單車。他指,曾經有考慮過三號風球下禁止電單車過橋,考慮到居民上班需要而沒有實行。對修改十六/二000行政命令,完善颱風制定標準,他指,該行政命令十分專業,憂慮氣象局有沒有足夠能力對之作出修改。但馮瑞權稱,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