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吉哈兩國開啟產能合作新篇章

2016-11-05

【香港中通社北京11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莊恭)繼與吉爾吉斯總理熱恩別科夫共同簽署發表中吉兩國政府聯合公報,并見證雙方經濟技術、產能、交通等領域多份合作文件的簽署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日繼續開展『旋風外交』,先後與哈薩克斯坦總理薩金塔耶夫、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進行了會面,并與薩金塔耶夫一起通過遠程視頻連綫,觀看了哈薩克斯坦庫斯塔奈市江淮汽車廠項目的啓動儀式。北京學者認為,李克強出訪吉哈兩國為中國國際產能合作開啓了向務實、深度發展的新篇章。

2014年12月,李克強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首次提出了產能合作的倡議。經過近2年的發展,中國與吉、哈兩國簽訂推進多項具體項目,產能合作逐漸向具體、務實方向發展。

在2日公佈的中吉政府聯合公報中提到了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綫項目、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建設項目等多個具體項目的推進。『在以往的公報中并沒有這麼細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羅雨澤向中通社記者表示,越具體越容易落實,從公報裡可以看出,兩國已從原本的大框架的搭建漸漸落實到具體項目的推進,變得更加務實了。

有數據表明,作為最早與中國對接『一帶一路』的國家之一,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產能與投資合作早期收獲項目清單中已包含51個項目,總投資額達268億美元。吉爾吉斯也已向中國提交吉國處於停產狀態的工廠清單。具體項目的落實推進必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

除了通過具體項目讓國際產能合作得以落實外,從最初的合力開發自然資源,到提高加工深度、加工裝備合作也是本次雙邊會晤的一大亮點。

吉爾吉斯經濟部副部長日前公開表示,中國的先進技術與生產工藝進入吉國,將推動吉國內市場升級。而在哈薩克斯坦,中哈產能合作涉及鋼鐵、冶金、化工、水泥、機械製造等多個領域。產能合作有利於推動哈薩克斯坦工業創新計劃和經濟多元化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教授徐佳賓認為,中亞、東歐國家是自然資源禀賦非常豐富的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只能根據自然資源禀賦進行合作,但為了雙邊的長遠發展,高加工深度的產業發展是必然的結果。『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將對兩國和多邊關系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