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雙語教學助聾童學習

2017-03-28

【特訊】為加強本澳對多元聽語介入及手語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幫助,澳門聾人協會於二月及三月期間,分別舉辦手語雙語教學模式的講座,以及由社工局資助開辦的「手語。悠樂區」親子手語班,一方面介紹手語雙語的共融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讓家長及幼兒體驗手語雙語的教學和樂趣。

是次講座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高級項目主任姚勤敏、言語治療師林玉秋、教學研究員陳鳳媚、研究助理盧瑞華等來澳分享手語雙語共融教育及語言訓練的經驗。在講座上提及聽覺模式的資訊傳遞,因傳導問題而影響聾童接受資訊,使他們受限於教育模式而無法有效學習,然而若能盡早讓聾童同時發展手語和口語,擁有雙語的兒童可運用兩個語言的資源去達到溝通的目標,並能降低因語言障礙所帶來的個人成長、情緒社交、認知及學習等其他發展障礙。因此,提升整體語言能力,無論是手語和口語,對聾童發展尤為重要。

近年隨著社會進步及早期發現的意識逐漸提高,當中有聽力及語言介入需要的聾童越來越多,其中更有部份聾童因其聽覺神經的結構及功能難以單靠輔具和口語獲得良好的幫助,極需強調口語以外的多元介入促進其認知和語言發展,以讓聾童能在主流學校中順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