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107號
2017年11月07日
星期二
餐飲業商會認同非全職工作制度構思
2017-11-07
【本報訊】與《勞動關係法》修訂一起諮詢至明日的「非全職工作制度」,政府建議不設年假、解除合同賠償和強制社保供款等,餐飲業聯合商會認同有關構思,認為相關制度確立有利業界發展和美食之都的建設。
因應政府展開相關立法諮詢,該商會早前通過問卷及座談會方式收集同業會員的意見及建議,昨舉行記者會,會長陳澤武、理事長李汝榮等發表收集回來的摘要內容。
商會認為,制度將可填補勞動關係法的空白,減少勞資摩擦,有利改善雙方關係,而且餐飲業存在淡旺季節和時段需要彈性人手安排的業態特性,該較彈性的勞動聘用制度較能配合,將有利美食之都的建設。
陳澤武認為,現時不制定特別法去規範非全職工作會出現灰色地帶、爭議,在兼職僱員與僱主出現勞資糾紛時,要按照勞動關係法處理,但當糾紛上到法庭,判決結果亦各有不同,顯示法律就此方面也難以操作。
就政府諮詢文本中提出的六方面構思,商會認同五方面,包括容許勞資雙方另行協議超時工作、週假和強制假日工作的補償,而僱員基本報酬已包括週假、強制假的基本報酬,且不適用年假、預先通知期、解除合同賠償和強制社保供款等。
陳澤武指,飲食業的兼職員工的時薪已高於全職的,如清潔的時薪有五十多元高於法定全職的最低工資三十元,節假日更高達逾百元,故這已體現、包含一切員工福利,毋須再另外去設定。
對於建議以每四週不超過七十二小時即屬非全職工作,該會是部份認同,只認同以一定期間內指定工作時數的方式界定非全職工作,不過有關時數太少、範圍不足,未能完全涵蓋到某些行業的兼職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