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303號
2018年03月03日
星期六
連總收集意見數量也沒有 公職局公開市政機構諮詢總結報告
2018-03-03
【本報訊】行政公職局昨公布聲稱還未分析完意見的《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諮詢總結報告》,共有廿七頁紙,唯沒具體列出任何一條所收到的意見內容,只用上「一致」、「普遍」和「基本」認同,又或「主流」、「大部份」、「不少」和「有」意見等去概括,更甚是連收到的意見總量也不提,做法罕見。
公職局等行會傾好先公開報告
政府去年十月底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諮詢,公職局原來早前已完成有關的諮詢總結報告,編制總結工作時間也只用了法定上限一百八十日的約一半。但當局未有即時對外公開,是先連同法案文本交上級,等行政會完成討論並對外公布法案時,才同日網上公布,做法較前年該局「昨日公布總結報告、今日行會公布完成討論」更進一步。
該報告現已上載於相關網站(http://www.omspp.gov.mo/zh-hant/lastest-news)供查閱下載。
報告竟缺收集意見總數
政府不少諮詢總結報告動輒過百頁、如整份施政報告般厚,不過今次這份早早完成的報告,公職局走簡潔風格,僅廿七頁,簡潔得連目錄也沒有,也沒附載各意見內容。而且報告有統計諮詢期內派出和下載多少份諮詢文本、諮詢會發言數字等,獨缺總收集到的意見數字,不知是當局創新做法,還是有「手民之誤」。
要補充的是,公職局局長高炳坤在受訪時有提及,共收一千六百多份意見。(詳見另稿)
報告分七方面對意見做綜合歸納、分析及總結。在最受關注和爭議的「非政權性」的界定與市政機構成員的產生方式上,報告指,「社會主流意見」對成員不以選舉產生等相關觀點表認同及支持。
重申成員產生不能選舉
報告亦獨就這個方面列出「對諮詢文件持異議的觀點」的三大觀點,包括:「非政權性」不排除選舉,可延續澳葡時代市政議會選舉模式;市政機構受委托提供服務,不等於成員只能被委任;《香港基本法》規定的“非政權性”區域組織也有直選代表。
在隨後的分析總結中,政府重申立場和一貫說法,強調未來市政機構不同於香港區議會和澳葡時期的市政議會,是接受政府委托,不管是管理委員會及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均不可由選舉產生。
市政署之名社會有基本共識
此外,收到的意見基本贊同市政機構的名稱定名為「市政署」,而政府研究分析後也認為這名稱在社會達致基本共識,故建議維持採用上述名稱。
雖然報告公布之時,政府已完成法案並向立會提交,但當局在報告結語中是這樣表述,經過集思廣益,在充分考慮各種意見及凝聚共識的基礎上,「政府將會開展立法程序和籌設工作」。又形容諮詢是廣泛而深入,有認真聽取市民意見建議,再經深入謹慎分析後吸納相關建議,令設市政機構的規劃更具代表性,相關法律更具可行及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