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00401號
2010年04月01日
星期四
倡建斗室望解套 政府無視高樓價才是癥結
2010-04-01
【本報訊】有議員認為公共房屋供應量少,私人供應量又少,間接促成樓價貴,希望政府增建公屋,解決輪候戶住屋問題,但議員徐偉坤憂慮,增建公屋會令樓價跌,令現時一批業主淪為負資產,希望政府謹慎處理公屋問題,以科學解策作依據。政府就平抑樓價工作上,考慮以收回閑置土地,部份建公屋外又鼓勵發展商興建細面積單位,冀既解決供應,又可平抑樓價。 議員吳國昌認為,過去數年停建公屋,令樓價上升,促增建公屋和加大公屋與私人樓宇比例。劉永誠不認同,單是增加公共房屋供應量便可壓抑樓價,認為應發揮公共房屋與私人房屋市場雙互補作用。
徐偉坤憂公屋衝擊負資產 徐偉坤憂慮,大量增建公共房屋可能會衝擊私人房地產市場,一旦公屋單位供應如果操之過急,令樓市崩潰,是非常不健康的現象,正如香港「八萬五」政策一樣,可能令市民冒著負資產的危險。又認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要照顧的是全體,而不是局部,一不能單單考慮一部份人的需要,也要保障到廣大業主的資產權益,不要只顧公共房屋輪候戶而忽略了私人市場的聲音,避免負資產浪潮在澳門捲起。如果大量建公屋而令私人樓業主身家縮水,他們的冤情又可以向誰投訴?希望政府確保計劃中的公屋單位供應量有序落實,防止樓價飇升同時也避免樓市出現過份動盪。他又希望,政府對公屋輪候戶的真確性作深入調查,了解當中水份,在公共房屋政策上要以科學決策為考量。 議員區錦新認為,本澳公屋數量偏低,只佔整體單位的百分之二十七,與香港的逾半、新加坡的超過八成,都相距甚多,故他們一直所倡議的增至四萬公屋是有的放矢,而所謂的一萬九公屋,也只是政府依據○三年的社、經屋輪候家庭數的總和而已,並未有涵蓋停止申請至今的需求。
區錦新:「四萬」不同「八萬五」 他並反駁那些用香港「八萬五」拖垮樓市抨擊其「四萬」的,實是不知就裡,因為香港的是每年建「八萬五」,與十二年起「四萬」、每年只是二千的相去甚遠,況且現時本澳樓市供應出現斷層,本地居民無法上樓,故才需要政府出手興建公屋,建議將經屋不再視為福利政策,改成以成本價供居民本地人認購。又批評政府在此問題上一直採取迴避態度,若真的如某研究報告所說,社屋可多建,經屋則免,那麼稍有經濟能力的市民,就永遠沒機會買經屋,結果被迫要在地產商、炒家手上接貴貨,「一生都要為他們打工,做其人肉提款機!」他謂連中央政府都強調要處理好人民的住房問題,冀望劉仕堯做出政績。 運輸工務範疇今年施政工作中,積極研究良好方案,引導私人發展商興建細面積的單位,計劃以活化慕拉士大馬路及氹仔北區工廠大廈計劃,將會成為其中一個切入點。在平抑樓市方面的策略,將增加私人市場信息對稱的透明度,適時公佈私人項目的批則及興建信息;加快私人項目的批則程序;收回的閒置土地將預留部分作公屋用地。 就鼓勵市場推建細面積單位上,劉仕堯透露,政府會透過其土地管理的權力,在發展商申請土地續約或更改用途時,採用街道準線、小區規劃改變等手段,要求對方加大細面積單位供應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