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激辯中國高房價

2010-04-12

【新華社博鰲(海南)四月十一日電】(記者劉錚、鄭瑋娜、王暉餘)北京、上海一線城市房價近期為何「高燒不退」?博鰲亞洲論壇二O一O年年會期間,「房價」成為論壇期間最熱的焦點話題之一。新華社記者就當前房價幾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與會業內人士。 國資委有關人士四月八日表示,七十八戶非房地產央企均已如期向國資委上報了退出方案,消息一齣引起房價將下降的猜想。央企退出是否可以助推房價降溫?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這輪房價為何漲得這麼急?大背景是一些央企資金雄厚,接連製造「地王」,成為房價的「興奮劑」。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則認為,房價漲成這樣,其實和央企關係不大,央企不當「地王」也一樣漲價。他認為,這次央企也沒有真正退出,只有78家非主業的退出,16家主業為房地產的央企並沒有退出。 房價過高對城市競爭力是削弱還是提升?針對這一話題,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說,吸引多少人才,留住多少人才,決定著城市的競爭力。房價對中國特別是企業的競爭力其實已經產生了負面影響。 香港瑞安集團董事局主席羅康瑞則認為,不要說房價高還是不高,最重要的是這個城市有沒有增值和創造價值的能力。紐約和倫敦大家還是要去,要是沒有吸引力,房子送給人家也不去。 三月份,中國國土資源部明確要求各地當年的保障性住房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等不低於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加大保障房建設能否平抑房價? 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指出,光靠市場的機制、手段難以解決住房問題。過去十年我們對保障房建設的力度太小,現在其實是在「補課」,但「補課」不要「急補」,要遵循市場規律。否則其餘30%的商品房供地就會變得稀缺,房價又有了上漲理由。 中國對過快上漲的房價進行調控,不是最近一兩年的事。嚴管「地根」、抑制投機性購房、「加鞭」建設保障房……可謂舉措不斷,但房價仍「一路高歌」。 對此,陳國強認為,最近出臺的調控政策力度超過以往任何一次,為什麼這麼強的政策「組合拳」沒有奏效?這不是政策本身有問題,是相關政策的執行者執行不力或是執行不到位,導致政策效益在減弱。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現在的調控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如土地拍賣制度成了房價上漲的推手之一;財稅體制、尤其是物業稅的缺失,難以有效遏制投機性購房;地方政府過度依賴賣地增加財政收入。 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到了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的時候。對房地產最有效的調控是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結合:一方面調控要防止房價上漲過高過快,形成資產泡沫;另一方面要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問題,既要提速保障性住房建設,也要解決佔大多數的「夾心層」住房難,穩定百姓購房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