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遊行反思 深層次問題未解決

2010-05-21

【本報訊】雖然「五‧一」遊行過去快二十天了,但有關議題昨天在立法會仍成為焦點。有的議員對遊行最後以警民衝突收場而對遊行人士指責,有的議員則認為政府應解決深層次問題,切實讓市民安居樂業以消除民憤。 議員黃顯輝和唐曉晴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中表示,示威遊行本身是居民行使政治權利的一種體現,應該受到法律保障的,而問題在於示威參與者是否依法行使權利。「五‧一」遊行之前,警察當局基於示威發起人原定路線對公共秩序構成影響而對之作出調整路線的決定,示威發起人如不服該決定,理應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請求撤銷該決定。 他們說,遺憾的是,事件並沒有朝理性的方向發展,在發起人沒有提出上訴的情況下,部分示威參與者選擇了使用暴力,強行衝擊警察人員防線。這不僅僅明顯違反了《集會示威法》的有關規定,而且使整個集會示威變了質,更為不公平的是,甚至其他期望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的示威者形象與正當訴求也因為這些暴力動作而變得扭曲。 議員徐偉坤表示,今年的「五一遊行」再一次演變成暴力衝突,造成了數十人受傷的慘劇。遊行的本來目的,簡單而言就是表達意見。從整件事件看來,焦點卻落了在暴力、鬧劇的身上,期間的過程和手段,完全違背了遊行的目的,令人感到非常遺憾。 他說,當日分別有幾個單位發起了遊行,大部份單位都和平順利地完成整個遊行過程,唯獨是在沙梨頭與警方起衝突的這一批,與往年一樣,遊行中途被終止。這個單位的遊行方式,一如以往地非常著重過程,表達意見和遞信的目的反而是次要。相關團體每次發起遊行都聲稱是和平示威,但實際上每一次都違規,每一次都不和平。也許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行不行新馬路,一樣有可能出事。倘若真的開放新馬路,則更加教人擔心。該區人流太多,石頭和竹枝一旦擲中市民或遊客,或者打破商舖大門,後果就更不堪設想。 他呼籲全澳門居民,要理性分析五一遊行的事件,千萬不可被人利用和欺騙,使澳門的寧靜社會,變成風氣秩序大亂的政治城市。 而陳明金議員表示,對於「五一」遊行,可以選擇慢慢忘記,但是,年年都有五一。我們看到,這幾年,五一遊行似乎已經變成一種規律,更重要的是,簡單的訴求,往往演變成警民衝突,負面效果被放大。對於這種現象,他認為,遊行人士,尤其是發起人以及政府,都應該有所思考。 他說,今年五一遊行的訴求,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集中在就業、住房 、黑工問題等方面,基本上都圍繞民生議題,這些課題,其實也是特區政府需要面對的問題。通過近幾年特區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惠民措施,相信政府是看到這些問題的。問題是,既然官民都看到相同的問題,簡單的民生訴求,為甚麼好容易就演變成警民衝突? 他認為,特區政府面對近年五一遊行的問題,應該痛定思痛,在預防極少數人借機小題大作的同時,面對民生議題的訴求,不應該只想到用派錢等短期措施,這類措施的運用,一旦失去新意,就可能被認為是應該的,短期效果都不會明顯,到頭來,政府可能變成「左右都不是人」,相反,只有採取長效措施,以實際行動和智慧去解決根本問題,才能長治久安。 議員吳在權表示,市民以遊行方式展示對特區政府施政表示不滿或提出訴求,是《基本法》賦予的權利。今年「五‧一」更有年青一代組織遊行,顯示有專業人士和年青人對特區政府政有所訴求,他們通過遊行的方式,表達對樓價問題、設立專業認証制度、設立青年議會、要求聽取年青人不同意見等,希望提起特區政府的關注和重視。雖然多佪團體都是同樣以遊行方式表達種種訴求,但兩者之間產生情況及效果完全不一樣,不同的,專業人士和年青人是以和平理性方式去表達,這顯示社會民主進步的一面,受社會普遍認同及正面評價,相反有其他部份團體遊行人士則以激進手段硬闖遊行路線引致衝擊警方路障,爆發激烈警民衝突,帶來個別市民、傳媒及警員受傷,發生個別圍毆打鬥事件,影響市民起居生活不便等等,引致社會很大程度負面罵責。 他認為,今次「五‧一」多個團體發起遊行,對特區政府政表達不滿和訴求,確實值得特區政府認真檢討深思 。建議有關當局一方面應積極正面回應,增加官民溝通渠道,落實施政為民,避免矛盾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事件反映出部份市民之愛國情懷及公民教育有必要加強和提高,及應就此次事態作糾正宣教,以免青少年及兒童的一輩等被誤導。 區錦新議員表示,五一遊行在警民衝突之中過去了,警方似乎成功阻止了遊行隊伍行經新馬路,但遊行的訴求又是否能阻止呢?成功中斷了遊行之後,特區政府下一步會是如何做呢?是慶幸又過一關,等明年五一才再憑優勢警力來與市民決戰?還是深刻檢討為甚麼從來溫順的澳門人也變成街頭怒漢?是甚麼原因令他們怒火街頭? 他期望特區政府必須洗心革面,擺脫特權利益份子的包圍和控制,真正削減外勞以保障本地人的就業,真正嚴懲聘用黑工的違法者。同時,特區政府必須切實興建公屋,二零一二年萬九公屋若不能建成,崔特首、劉司長就要謝罪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