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遺址將進行第二期考古

2010-09-11

【本報訊】政府跨部門小組邀請內地考古專家來澳,在大三巴旁被拆卸的澳葡公務員原址進行考古發掘。小組昨日展示第一期考古的結果,並宣布將會進行第二期考古工作。專家指出,考古發掘工作可極大地豐富澳門的城市內涵,聖保祿學院遺址更可能是本澳最具潛力的文化遺產。當局表示,在高園街公務員宿舍原址設臨時停車場的計劃,將會暫時擱置。

第一期考古收獲豐 本年四至六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人員來澳,在大三巴附近已拆卸的公務員宿舍原址,進行第一期考古工作。昨日的新聞發佈會展示部份出土文物,其中包括,深得歐洲王公貴族喜愛的外銷瓷──克拉克瓷。據年代檢測結果顯示,出土瓷片年代可追溯到明末,和澳門開埠時間十分貼近。

臨時停車場將擱建 對於已完成考古工作的兩幢舊公務員宿舍範圍的使用問題,政府跨部門小組指,為了給第二期考古工作留有空間,不影響發掘工作之進行,高園街廿至廿二號暫時不會考慮用作臨時停車場,將會因應第二期考古工作的成果,按照把大三巴區建設成文化知性區域的構想,制定保護措施和進行空間規劃。 有記者詢問,在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只有一街之隔的地帶進行挖掘,有否預早通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表示:「若工作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不需要每一件小事、事無大小一定都要通知教科文組織。」不過,他又補充,早前有聯合國的專家來澳,當局已向他們反映,聽取意見。 聖保祿學院是西方背景濃厚的建築群,為何大部份出土的是中國文物?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漢唐研究主任朱岩石表示,聖保祿學院包含很多部份,在公務員宿舍原址下僅是學院的邊緣地帶。他希望,透過發掘的文物,了解那時代的特徵,發現整個嶺南、中原文化與其他地區文化的連繫。 昨早的新聞發佈會上也介紹了第二期考古工作的計劃,考古專家將有針對性地對高園街十六至十八號進行發掘。另外,文化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將於稍後聯合舉辦考古青年工作坊,內容包括考古知識講習以及到聖保祿學院遺址考古現場參與發掘工作。九月十五日起接受本澳十六至廿九歲居民報名。具體詳情和報名表可到文化局網站 (www.icm.gov.mo) 或文化局大樓查閱和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