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的活版印刷

2011-01-10

活版印刷行業,在半個世紀前曾經是澳門年青一輩,為求一技傍身而樂意投入的行業之一,在科技發展以及時代變遷下,此一行業不獨不再有『新人』加入,行業且已漸趨式微,相信在十多廿年後會在澳門湮沒,此個曾有一段輝煌日子的行業,將難擋時代巨輪而完全被淘汰。 『活版』,顧名思義是版可以活動的,人手排好的印刷版樣,可以隨著要求而作出適當和即時的更改,在北京奧運會開幕禮上,便見有數百演藝人員扮成活字模的場面,該些活字模的轉向移動,砌出不同型態的圖案,就如活版一樣,由排版師傅利用鉛活字加上鋅板或鉛線,排出不同的印刷板樣,用來印製圖書和刊物,此種『活版』印刷技術,曾經是推動文化、教育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亦是宣傳商業產品,推廣商貿市場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在科技發展下,『活版』已漸式微,令人慨嘆。 源於活字印刷的活版印刷技術,已有五百年歷史,尤其是利用鉛活字印刷書刊,鉛活字印刷出來的字體,雖然與書寫字不盡相同,但勝在『工整』,特別是用於教科書印刷品上,由於鉛活字印刷主要用於書刊印刷品,故此往日專門承印書刊的印刷廠,必定設有大型的『字房』,字房內擺放滿一排排的鉛活字,一般又分開『出俗』和『入俗』兩個部分排列,常用的鉛字排放於『入俗』,較少用的鉛字排放在『出俗』,都是如字典般按部首筆劃次序排放。 鉛字的字體多以『秀麗』、『楷書』、『克體』為主,又分別以『特』、『大』、『二』、『三』、『四』號字身按次大細,專用於書本上內文的字,通常為『新五號』秀麗體,而用於書本上標題的則相應重點而用較大字體。 鉛活字除包括各款類字粒外,並有鉛線、鉛隔等鉛鑄物體,用來排製印刷版樣,再加上『電版』──包括鋅板、鎂板和後期的膠板,使整個印刷版樣可以更加完整。在排版師傅將按照原稿的版樣排妥、美化後,便轉往『車房』(即印刷機房)付印。在印製好稿件印刷品後,所排的版樣便會拆散,行內稱之為『散版』,散版後的鉛字和鉛線、鉛片等附件,都會遂一放回原來『字倉』位置,待再次因應稿件排版要求時再用,由於鉛字和鋅板都是『循環再用』的,故此絕對是『活版』。 在『車房』方面;配合鉛活字來印刷的機器,被稱為凸版印刷機,包括有以人手操作收放紙張的『照鏡』、『六度』、『四度』等舊式印刷機,是較為簡單的機械製品,與現時盛行的柯式平版或滾筒印刷機,附有電子板面和電腦操作相比,可謂『差天共地』。舊式印刷機因為結構簡單,保養亦較容易,至今不少仍存在老式的印刷店舖內,運作正常,繼續為活版印刷行業服役,它們雖然『老而彌堅』,但活版印刷行業正被淘汰,相信不久亦無『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