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面臨乾旱冰凍雙重考驗

2011-01-25

【新華社北京一月廿四日電】(記者張辛欣)新年伊始,暴雪和凍雨使中國西南銀裝素裹,華北、黃淮等糧食主產區卻乾旱缺水。異常天氣引發的冰火兩重天為「十二五」開局之年的農業生產敲響警鐘。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中國南方降水日數普遍在8-10天,其中貴州西部、重慶西部、湖南東南部等地為10-12天。 就在南方白雪皚皚之際,北方的初雪已經「遲到」了很久。一九五一年至今,北京初雪平均日期為十一月廿六日。但直到今日,北京今冬依然沒有下雪的跡象。「只颳風不下雪,這滋味太難受了!」北京市海澱區居民肖麗麗一臉無奈。 在河南省杞縣陽堌鎮西鐵崗村,自打麥播以來已連續100多天沒下過一滴雨。成片的麥田泛著枯黃。這樣的場景在華北和黃淮地區隨處可見。 在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六省區,去年10月以來的平均降水量僅40.2毫米,比常年同期少53%,這些糧食主產區冬小麥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困難突出。 「這是一九六一年以來的歷史同期第二少局面,是氣候異常在作祟。」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張培群解釋說。 去年十一月中下旬,北半球中高緯度大氣環流明顯調整,導致冷空氣更為頻繁猛烈。這時,西南暖溼氣流為南方輸送了充沛的水汽,冷暖交匯形成大範圍雨雪天氣。而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偏弱阻擋南方的暖溼氣流北上,華北、黃淮等地無法形成有效降水。「就好比一塊幹毛巾,無論你使多大勁,都擰不出水來。」張培群說。 國家氣候中心綜合分析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大氣環流異常仍不能根本改變,這意味著目前中國南方的低溫凍雨和華北黃淮無降水局面仍將維持。 低溫冰凍給南方蔬菜生產帶來大範圍影響,在不少地方,蔬菜價格出現了明顯波動。在北方幾個糧食主產區,持續的旱災更為「十二五」開局之年的農業生產增加了不確定性。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6039萬畝,其中重旱898萬畝。 以冬小麥為主的夏糧佔全年糧食總產量約四分之一,僅河南一個省的冬小麥產量就佔全國逾四分之一。發生在糧食主產區的乾旱如果波及冬小麥生長,將為全國農業生產帶來不可逆的影響。 有專家認為,在目前國內糧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當前的旱情和雨雪天氣將增強市場對小麥等主要農產品看漲的預期。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全體會議強調,要高度重視華北、黃淮等地區的旱情發展情況,做好抗旱的各項工作,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採取有力措施抗擊南方部分地區雨雪冰凍災害,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農業部制定抗旱的技術路線和應對措施,並派出20個工作組,分赴主產區調查災情,指導農民加強春季田間管理。水利部要求,各地對可能發生供水短缺的城鎮、農村進行摸底排查,加大抗旱投入力度,開展抗旱物資的儲備工作,切實提高抗旱水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氣象局則通過加強乾旱、低溫雨雪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及時發佈預警信息和災害分析,確保聯動機制落到實處。 來自農業部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國每年因氣象災害損失糧食1000億斤左右,每年因生物災害損失糧食500億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