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諮委關注食安問題

2011-06-17

【本報訊】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午舉行第六次平常會議,多名委員提出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有委員指出,本澳財政收入的狀況,可用「財大氣粗」來形容,政府應善用公帑,填補食安檢測機制的空白和不足,既可造福居民和旅客,也可令整個人類社會得益。 委員周宜心表示,現時本澳沒有專責部門跟進食品安全監控工作,民署亦只對入口鮮活食品及蔬果進行監察,在近日的塑化劑事件中,有問題的飲料、果汁、果凍等加工食品進口時則無人檢測,因此,近期越來越多聲音希望政府盡快成立食品安全中心,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和監督工作。 周又建議,對於現時極受青年歡迎的台式外賣飲品,政府應加強抽查飲品原材料,以確保飲品的安全質量,避免青少年飲用後影響健康。委員吳素寬指出,食安中心的籌設仍停留在跨部門聯動機制和剛設立「食品安全資訊網頁」的階段,他認為當局有必要加快各項工作,如:及早訂立食安中心的法定職能等。 委員馬建章同樣要求政府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健全食品安檢機制。他表示,為確保旅客和居民的飲食安全,本澳應盡快著手健全自己的食品安全檢驗檢疫機制。除平常的入口食品、食肆出品質素的例行檢測外,還希望能進行一些目前尚屬空白的相關項目指標的檢測。 馬稱:「目前的澳門財政收入狀況,可用財大氣粗來形容。希望善用公帑,將一些剩餘財力用於填補相關空白或不足、用於造福全澳門居民與旅客,甚至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有益事業或項目。希望政府方面組織專家、學者進行相關的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