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711號

2011年07月11日

星期一

天國遊園 含英咀華

2011-07-11

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墳場就是人生最後歸宿的地方,其實墳場也可以被視為生者與亡者溝通之地,亦可被視為希望之地。何解?因為墳場是人們去拜祭、悼念先人的地方,而藉著拜祭、悼念,向先人訴說自己的心聲,態況與及期望,故應被視之生者與亡者的溝通平台,且亡者的親友都期望已故先人能往天國,登極樂之地,又或期盼先人可庇蔭子孫後人,故稱得上是「希望之地」。 墳場是生命最終落腳點,雖然是生者終地,卻又是生命另一個起點的地方,因為人們多相信所謂有今生亦有來世,多希望先人可重新投胎,故此墳場可算是生與死的臨界地,當中亦離不開宗教信仰和人生哲理。 既然是下葬亡者地方,墳場原應是寂靜之地,但現今世界不少墳場,都與市區接近,甚或在市區中心,本澳兩個『西洋墳場』便是最凸顯的例子,故此墳場亦是城市發展的一面鏡子,反映了地區的發展狀況,城市規劃的不斷變遷,人口結構、環境變化、以及宗教發展等等的社會狀況,都能從墳場多個方面可以窺視一、二。  

墳場聚焦多角度了解社會發展 墳場亦是一本歷史教科書,因為墳場內下莽的不少亡者,與城市和社會發展,甚或國家地區與國際發展都有所關連,不少墓地亦反映出當地文化特色,一些墓園的設計則體現了時代的藝術和歷史、風俗,墳場墓園;也是文化遺產。逛遊墓園,確實能夠增進人們對當地社會文化、城規發展、宗教發展和人口變化等各方面的認知和了解。 『我城我區規劃合作社』早前舉辦了名為『天國遊園──澳門墓園文化導賞行』活動,活動解讀了墳場墓地與城規和社會狀況等多方面的關係,讓參與者對墳場墓地這個莊嚴地方所包含的內容,有所認識,可從多角度去了解澳門的文化,得益非淺。  

城市圖書館解讀發展變遷 『我城』負責人、城市規劃工程師李凱欣指出,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有兩個地方是值得人們探訪的,其一為市集,另一為墳場,因為衣、食、住、行與死亡,都是人類不能迴避的問題,墳場更彷如城市巨型的綜合性圖書館,是記載城市歷史的重要場所,當中所涉及的範圍包括死亡學、人類學、城市歷史及藝術等範疇,當中可以解讀出人口結構、城市發展和環境變遷等。 李凱欣表示,早期墳場內;墓園空間頗大,因為墳場闢建處多為偏僻地區,故內面的墓園佔地面積頗大,現時則因『亡者增加』的情況下,以及社會發展的影響下,墳場內的墓地已標準化──大小都有一定的規劃,故此墳場是社區研究發展的一個題材,本澳兩個天主教墳場闢建時,四周都是一片荒蕪地,現時則被石屎森林所包圍,尤其是舊西洋墳場,更反映出城區發展的歷史,以及人口聚合結構的變遷,人們可從當中的變化,了解到社會發展的歷程,探討未來城規發展的路向,更加關心本地區的將來。 『我城』並期望藉著包括遊墓園等各種活動,去推動多元社區價值及公眾參與,促進大眾更積極參與城市規劃,並提出規劃具體改善的意見,真正實踐社區自發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