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711號

2011年07月11日

星期一

白頭墳場還在 拜火教徙踪杳

2011-07-11

澳門開埠有數百年歷史,較香港開埠早得多,曾經是東西方貿易往來重要通道,除了從歷史文物和文獻可反映和記載外,亦可從最佳的另類歷史教科書──墳場,可以窺視出一、二。  

墳場:另類歷史教科書 在澳門多個墳場中,都能凸顯了澳門商貿和宗教發展有著很大的關連,印證了澳門是個極富東西方文化、貿易交匯特色的城市,當中舊基督教墳場(馬禮遜墳場),正顯示了當年英國人及其他國家的基督徒商人、政客和傳教士在澳門活動的情況和時代背景,該墳場正是當年具有英政府背景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闢建。  

摩囉園上的伊斯蘭教墳場 要數澳門最早的墳場,便是位於松山海邊馬路,接連摩囉園馬路旁邊的『伊斯蘭教墳場』,澳門居民多稱之為回教墳場,由於墳場位處非密集住宅區內,人跡稀少,墳場保其幽靜神秘。伊斯蘭教在澳門發展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墳場內除墓園外並建有清真寺,亦是澳門唯一一座清真寺,以及設有澳門伊斯蘭教會會址,據傳清真寺是於百年前建於墳場內,當年由葡國殖民地前來澳門當警員的摩爾人(印度籍回教徒),要求澳葡政府建清真寺讓他們舉行禮拜活動,後獲准在該墳場內建清真寺,故此該處被命名為『摩囉園』,其後清真寺破爛拆去,現時的清真寺是在一九七四年重建的。 回教曾經兩度傳入中國,在十六世紀澳門開埠時,亞非地區的阿拉伯人來澳門,並經澳門進入內地經商,亦將回教傳入澳門,後因澳門經貿地位沒落,阿拉伯人亦逐漸離去,澳門回教徒亦隨著減少,現時因為來澳工作信奉回教的印傭和南亞裔人增多,每屆回教的禮拜天,前來清真寺作禮拜的信徒不少,令墳場的人氣大增。 與伊斯蘭教墳場同樣具有獨特歷史背景的,便是位於松山另一端的『白頭墳場』,白頭墳場又稱印度教公墓,此座墳場建於一八二九年,墳場內樹木茂盛,植有不少白蘭花樹和雞蛋花樹,此座位於山腰馬路邊的墳場,在山頂醫院下面,嶺南中學對開處,雖然距離繁榮的新口岸區不遠,卻又是門前車多行人少,加上重門深鎖,益增此墓園的神秘感。  

充滿神秘感的白頭墳場 墳場內有十四座石棺式墓塚,都是建於十九世紀,墓裡是沒有骨殖的,因為墓塚是屬於瑣羅亞斯德教徒(波斯拜火教),該宗教又稱為祆教(亦名帕西或巴斯),教徒死後不舉行土葬、火葬等儀式,而是沿用『天葬』,該墳場曾被用作印度祆教徒的天葬台。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一些印度祆教徒(大多數是商人)隨葡萄牙人來澳門,在中國內地和澳門經商,後來隨著香港開埠後逐漸遷往香港,現時澳門己無瑣羅亞斯德教徒,但該宗教的教徒曾在澳門活躍過,對澳門經濟有過影響,在澳門歷史上,最著名的瑣羅亞斯德教徒是怡和洋行老板威廉.渣甸。 白頭墳場是在白頭馬路旁,馬路亦因墳場而命名,白頭是指印度祆教教徒以白巾裹頭之故,因此又被中國人稱為『白頭教』,墳場入口處為梯形的台階,下面分開數層墓地,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墳場有專人打掃,亦可讓人們入內,自打理墳場者及其家人搬遷後,墳場便重門深鎖,且因乏人打理,石棺都已布滿青苔,現時人們只能在門口處向內窺望,據聞現今港澳地區的瑣羅亞斯德教的事務,都由港澳白頭教聯合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