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從認知開始
2011-12-19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有一千六百五十萬人死於心血管病,相當於每天有超過四萬五千人死於心臟病,心臟病亦是全球十大死因的疾病首位,每年有逾一成冠心病患者死亡。醫界指出;心臟病雖有很多因素造成,但生活壓力和飲食不健康或是主要因由。澳門市民生活壓力雖不太大,飲食健康和生活習慣還尚佳,但心臟病仍是澳門『第二殺手』。 心臟病,是泛指各類與心臟有關的疾病,包括由脂肪質沉積於動脈壁而引起冠狀動脈粥樣化『冠心病』,因心臟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缺血性心臟病』,因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健康問題引發的『心血管病』,另有因肺部疾病或胸壁畸形而導致右心室衰竭的『肺性心臟病』,以及因遺傳導致的『先天性心臟病』(結構功能異常)。不過由於心血管病是最常見的,故此一般人都指為心臟病,心臟病發作;醫界稱之為『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時會傷害心臟.嚴重可導致猝死,並且在心臟留下結痂組織,一旦結痂組織擴大,亦可能會心臟衰竭。
心臟病已成澳門第二殺手 早前由澳門介入心血管病學會,委託香港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澳門人較香港市民更有健康飲食,亦較為注重身體健康,有近半澳門市民不食薯條等高熱量食物,且每年接受一次或以上的體檢,生活壓力亦較香港市民為低。雖然說得上生活健康,但心臟病卻是澳門人最未懂預防的隱發疾病之一。 此項調查並指出香港及澳門市民對心血管病的認知度差異,澳門市民對急性心肌梗塞的認知較香港市民低,對於心臟病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澳門市民所了解亦較低,反映出澳門人未有好好預防會有突發性的心臟病,即使患上急性心肌梗塞亦不自覺,對於該疾病的病發徵狀亦是一知半解,且因為對心臟病發的認知度低,若一旦病發,便會延誤了診治的黃金時間。 心臟病發作導致猝死,是心臟病禍害中最嚴重的一種,每一百個患冠心病的病人中,有六十個在第一次病發就猝死。香港心臟病科專家何鴻光醫生指出;急性冠狀血管病發的死亡率頗高,即使能倖存,仍會面臨復發及有死亡的危險,很多急性心臟病患者,在病發前是全無跡象,故此彼等是不知道自己患上心臟病,此正是容易因病發致猝死的主因,一般心臟病發時,患者會感覺到──胸口劇痛、持續多於卅分鐘,氣促、呼吸困難、冒冷汗、血壓下降,出現心肌梗塞狀況,甚至猝死。 何鴻光醫生又指出;雖然健康生活不一定是沒有心臟病,但健康生活是最重要,亦是預防心臟病的最佳方法,,人們對心臟病的徵狀了解越多,越可減少因病發導致死亡的情況,一般的體檢是難以檢查出是否患有心臟病,必需要有更深入的體檢,才可檢查到一些病者患有心臟病,他建議四十歲以上的男女,就算自感身體狀況好,亦應及早作深入的身體健康檢查,有助防止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