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20116號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家長的煩惱

2012-01-16

兒童營養不均,身為家長,有時亦感到朿手無策,為令小朋友進食,家長少不免會向垃圾食品投降,明知是對身體無益,亦願意作出讓步。  

遷就或不遷就 育有兩名子女的蘇先生和蘇太太,每日下班忙於照顧子女的晚餐,他們雖然明白到均衡營養的道理,但是,子女有偏食習慣,加上小朋友進食時不肯坐定定食飯,每日食晚飯傷盡腦筋。 蘇太太說﹕「大仔好動,鍾意食肉唔食菜,細女則相反,鍾意食清淡食物,不太愛吃肉,愛吃魚,所以每餐都要照顧二人的飲食喜好和習慣,傷盡腦筋。」她又指,午膳的托管中心飲食習慣不太健康,經常只提供火腿、香腸、魚蛋等冷凍、營養價值低的食物,令兩名子女習慣和愛吃該類食品,晚上有時會為哄他們吃飯,而煮相關食品作為餌哄子女吃飯,目的只是希望子女肯進食。 她又說,兩名子女都不愛吃蔬菜,每日最多只吃到3-4條菜,不能達到健康金字塔的每日建議食用份量,生果方面,也有偏食,只愛吃香蕉、奇異果、梨等,不喜歡吃橙。 由於女兒進食量少,體重只是同齡兒童的下限,三歲半僅約十三點多公斤。兒子則五歲,但有輕微偏重情況,她也擔心子女會由於飲食習慣不均衡,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盡量調節子女的飲食習慣 李先生和李太太,育有一名三歲的女兒。對於女兒的偏食習慣則不肯作太大讓步,他們會堅持要子女進食蔬菜一定份量的後,再提供一定的肉類,盡量調節和控制女兒的飲食習慣。 由於女兒午膳在托管中心撘食,李先生認為,很難清楚女兒午餐進食了什麼,而托管中心一般只提供營養價值較低的餸菜,沒有將小朋友的健康放首位,只求餵飽他們。所以每日晚餐會盡量為女子準備均衡的食物,一星期有兩至三次湯水,補充營養,以及減少晚上外出用餐,家中不會放零食,包括薯片、朱古力、汽水,將女兒的健康放首位。  

學校配合不售賣垃圾食品 學校的小食部是學童最常接觸到垃圾食品的途徑之一,李先生和李太太女兒所就讀的學校,參加了健康計劃,不售賣垃圾食品,售賣生果和健康小食,李先生和李太太贊成學校共同推動學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也認為,校方有責任培養小朋友建立良好品德外,也有責任讓小朋友建立良好生活,包括飲食習慣,希望校方能持之以恆,繼續為學生建立各項好習慣而推動更多。 家長可以多讓小朋友進食十大健食物中的波菜、燕麥片、三文魚、果仁、西蘭花、蕃茄、藍莓,平時以生果、果仁代替垃圾食物中的薯片、朱古力、糖果等。以燕麥片作早餐,以及在餸菜中多加顏色鮮艷的蔬菜,吸引小朋友進食,協助小朋友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告別垃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