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513號
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澳人認命?
2013-05-13
馬來西亞自一九五七年立國後,以巫統為主的執政聯盟「國民陣線」便一直執政至今,今次被喻為「反對派」最有機會勝出的「五‧五」大選,随著反對派的「人民聯盟」贏了票數輸了議席,馬來西亞未能變天,但華裔選民在選前選後的表現卻令人刮目相看。
馬來西亞華裔今次不只在保密的投票上支持改變的「反對派」,還敢於走上台前嗆聲叫陣,反對威權政府,這是上一代華裔選民所不敢亦不懂的,或許畢竟這已是華裔的第二代、第三代,維權抗爭意識已跟上世界大潮,不甘自受委屈,更要追求公平公義,是故華裔選民大量投向反對陣營,執政聯盟中的和諧既得利益階層--馬華公會大敗,反對陣營中以華人為主力的民主行動黨則大勝,所得三十八個國會議席,僅次於巫統的一百零九席,成為國會第二大黨!
選後反對陣營抗議選舉舞弊,集會活動也見有馬華身影,馬來西亞的這種變化直看得澳門人汗顏,澳人除了隔空關注和支持大馬民主發展,其實也自身難保,因為我們面對官商勾結、權貴話事的政府,大多數人都被無力感打敗,低頭認命!
沈從文在《辛亥革命的一課》一文中憶述童年在湘西鄉間看官府殺造反派頭,令筆者印象難忘。辛亥革命前夕,所謂「苗人造反」失敗,湘西鳳凰鎮官府砍殺造反的人,每天抓一兩百,殺一百左右,基本都是無辜農民,但從來沒人反抗。
沈從文是這樣的描述:「城防軍把防務布置周密妥當後,就分頭派兵下苗鄉去捉人,捉來的人只問問一句兩句話,就牽出城外去砍掉......當初每天必殺一百左右......有時衣也不剝,繩子也不捆縛,就那麽跟著趕去的。常常有被殺的站得稍遠一點,兵士以為是看熱鬧的人就忘掉走去。」
更妙絕的是到了地方紳士與城外人也不忍通了聲氣時,官府逼於壓力,也不能抓到的都全殺,於是想出「一擲定生死」的遊戲,把「犯人」牽到天王廟大殿前院坪里,在神前擲竹箁,生死取決於一擲,陽筊開釋,陰筊砍頭,應死的自己向左走去,該活的自己向右走去。沈從文看到的竟是「應死的」誰也不說話,就低下頭走去,從没有一個人抱怨叫寃,十足十的「認命」了!
今日的澳門人就如當年湘西鳳凰鎮的苗人一樣認命認輸,對荒謬及不公義事可以百般容忍,就如那個「加二加二加一百」,明顯倒退的政改方案也可逆來順受,糞便也可甘之如飴,澳門人還有甚麽不可容忍?隔海一隅也懂來個「佔中」垂死掙扎,沸沸揚揚,望靠人民力量創出奇跡,就是不肯「認命認輸」的表現,澳門人怎不自慚形穢!
東方生
本欄言論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