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局:供澳原水無異常

2013-07-08

【特訊】特區政府正密切關注西江支流賀江受到重金屬鎘和鉈污染的事情,並已加強原水和自來水的水質檢測工作,保障本澳的供水安全。 根據內地水利部門提供資料,有關單位通過加大河道流量同時採取源頭截流措施,賀江內鎘和鉈的含量已有所下降。珠海相關單位一直在取水口對原水水質進行監控,而民政總署化驗所和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則會對自來水進行水質監測。目前無論原水或自來水的水質均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因應上游受污染的河水預計在一至兩天內到達珠江出海口,經溝通和協調後,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昨起將一連三日到珠海的重要對澳供水設施,包括掛定角水閘、洪灣泵站和竹仙洞水庫檢測河水的鎘和鉈含量、同時亦會專門檢測供澳原水和自來水出廠水中的鎘和鉈含量,以及進行細菌毒性檢測,確保自來水水質安全。 港務局會繼續並與內地相關部門就事件的最新情況和水質安全保持及時和緊密的訊息通報,相關部門亦會加強日常的水質檢測工作。供澳原水取水口的水質一旦出現異常,港務局將會與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啟動有效的緊急機制,並動用珠海境內各對澳供水水庫的庫容,保障本澳的供水安全。  

賀江水污染不實施投藥處置  【中新社廣西賀州7月7日電】(楊陳 趙琳露)廣西賀州市7日召開賀江合面獅段水污染事件新聞發佈會,參與調查的國家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振成表示,目前調查小組已基本鎖定污染源,賀江污染屬可控範圍,不會進行投藥處置。 許振成表示,專家組經過監測及數據分析,對賀江水污染事件已達成三點共識:第一,目前賀江中鎘濃度最高是超標5.6倍,其他都在4倍以下。由於對河道進行投藥的目標是使污染倍數降至4倍以下,因此在此情況下投藥的效果不高。第二,對水廠而言,祗要實行了應急預案,經過投藥可以確保供水安全。第三,超標的水將存在十幾天時間,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有限。 基於以上三點,專家組建議不進行以河道投藥的方式消減污染物,而是改由在水廠作應急處置。有關方面已通知馬尾河口至賀江注入西江河口沿綫的水廠採取應急措施,盡可能採用備用水源,無備用水源的水廠在處理來水的過程中需加入除鎘、除鉈的工藝。此外,賀州還將與周邊省市協調調水,對水中污染物質進行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