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二十年兩宗日本腦炎個案

2013-07-20

【本報訊】香港天水圍爆發兩宗日本腦炎個案,踏入夏季蚊的繁殖及活躍季節,衛生局疾控中心主任林松指出,本澳近二十年只有兩宗日本腦炎的個案,雖獲治癒,傳播日本腦炎的庫蚊主要於野外及較多積水的地方繁殖,但提醒市民仍需注意防蚊。  

衛生局呼籲做好滅蚊防疫 本澳至今六月底已有四宗輸入性登革熱,但登革熱在泰國已有四萬九千人感染,疫情較以往嚴峻。加上香港天水圍近日出現兩宗日本腦炎個案,做好防蚊措施不容忽視。林松指出,傳播登革熱與日本腦炎的蚊種類有所不同,登革熱以白紋伊蚊為主,傳播途徑為人、白紋伊蚊,受於家居附近小積水地方繁殖,日本腦炎則以庫蚊,以受感染的豬、鳥為主,愛於郊外較大範圍積水繁殖。 以庫蚊的習性,林松指出,澳門大部份地方不適宜庫蚊生長,過去二十年,本澳僅兩宗日本腦炎個案,距今最近一名患者是於十年前發現,兩名患者都已治癒,相對登革熱,日本腦炎患者發病率的症狀會較嚴重,會出現腦炎、高燒及其他後遺症,提醒市民要做好防蚊措施。 街總及婦聯昨發起近百名義工,到十月初五街及附近舊區進行清積水、清垃圾等滅蚊行動,減低蚊患同時提醒居民要注意防蚊,預防登革熱。兩團體以及近百名義工昨午於康公廟前地集合,與出席嘉賓包括衛生局疾控中心主任林松、街總副會長、十月初五街區坊眾互助會副會長曾佐威、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等,共同為「全民清潔,防疫滅蚊大行動」舉行啟動禮。  海傍及筷子基區是誘蚊產卵指數較高地區,曾佐威表示,中南區為舊區為主,存在不少衛生問題,區內不少空置地盤雜草叢生,堆積垃圾,加上區內荒廢的舊屋、大廈天井、後巷等,成為蚊虫孳生溫床。加上目前正處於登革熱爆發的高危季節和市民外出旅遊旺季,希望藉活動提醒市民要注意防蚊和預防登革熱。 義工主要由三巴門、板營街區、爐石堂、果欄六街等坊會組織。啟動儀式後,分別到營地大街休憩區、永安下巷休憩區、大碼頭街休憩區、快艇頭里休憩區、玫瑰里休憩區、白鴿巢前地及公園內、康公廟前地、內港十二號碼頭天橋、木橋橫街小公園等進行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