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阻止學生遊行? 從6.30倒陳遊行看澳門公民教育(二之一)

2013-07-25

6.30倒陳遊行事件過後,報章、新聞及在互聯網上紛紛報導一些遊行有關消息。遊行人士公開譴責警方缺乏法理依據下封山堵路,警方則辯稱「散步是遊行的延續」。對於一些不了解陳司長十多年來所作所為(墓地門事件、譚偉文為何停職),且未廁身其中參與6.30遊行的青少年而言,看到近期的新聞,相信將感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誰對誰錯?誰要為這次事件負上責任? 人們認為,青年人可在學校(如公民課)認識社會議題。事實並非如此!在「私校自主」教育特色下,澳門各中、小學公民教育課,無論在教授內容、課程安排、評核標準、師資培訓,均沒有統一標準或要求,更欠缺系統性、定期性教學檢討及研究。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黃素君副教授在《回歸後澳門公民教育發展路向的檢視》中,總結出:「在當局優先發展品德和公民教育、設立相應資助的導向下,學校和民間團體將公民教育聚焦在『愛國教育』和『品德教育』層次。『愛國教育』多以講授和實地參觀的方式展開。『品德教育』的活動内容以旨在『預防』青少年吸毒、賭博等行爲的宣傳教育爲主。」正正道出了回歸後澳門公民教育內涵:學校傾向於「愛國愛澳」、「品德陶冶」領域的教授,對本地社會時事方面的討論、思考、反思,相當缺乏。學生方面亦反映,對社會時事熱話的認識只是流於表面,甚至全然未知道。 為此,筆者向不少中學生問及近來熱門新聞:對特區司長陳麗敏及對6.30遊行的看法。首先,他們不清楚陳麗敏是誰;再者,他們對近來很熱的6.30遊行引伸出警權是否過大的問題「一頭霧水」。筆者再問及近幾個月的時事熱話:「你對家暴公罪化、外地生留澳、路環建高樓有何看法?」同學睜著圓大眼睛,支支吾吾的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生活在僅30多平方公里的小城,個人與社會關係密不可分。而在全球化資訊流通、訊息爆炸的年代,只靠「死讀書」的學生已不能應付未來發展所需,社會更需要那些知識面廣、見解獨到、具獨立思考能力和頭腦靈活的人,多了解社會議題有助提升相關能力。 然而今天的澳門,基於「和諧」政治環境,若妄圖只閱讀某一些報章或電視新聞能有效提升對社會時事的了解,筆者判斷將缺乏客觀視角,亦缺乏相對完整的訊息。對於一些社會議題,能親身參與其中才能提升慎思明辯、客觀分析的能力。以6.30事件為例,市民為何要遊行?是否如警方所說集會解散後市民上山癱瘓了交通?警方封路合理否?為何長達四個多小時封路,警方指揮官及在封山線內的局長一直拒絕與市民對話?為何到晚上「特定」時間才出現拘捕市民的畫面?警方為何採取粗暴的拘捕手段?市民襲警?以上問題,若能全程觀看,用自己雙眼判斷,箇中是非當能認清。 澳門人應摒除遊行是不理性、不和諧的思想。坊間流傳的「好學唔學學香港」更表現出發言者對社會認知之淺薄。陳司長多年來的不作為使澳門法制嚴重滯後,而墓地門事件更是澳門人盲目和諧的惡果,最終只能由澳門人來承擔。事實上,筆者觀察到那些坐言起行,願意在大熱天時,汗流浹背身體力行參與遊行的年輕人,比一般坐而論道的人更熱愛澳門、更願意承擔、更具濟世匡時的高尚情操。 在《澳門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中,清楚列明澳門未來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教育重點,其中以「國際視野以及思考和探究的能力。」為主要幾項強化的項目。多了解社會議題能擴闊知識層面、多角度思考、分析及綜合等多種能力。年輕人若連自己生活的地方亦未了解,如何能建立有立足澳門、面向世界的國際視野?因此,作為肩負起教育下一代具成熟公民素質、具綜合能力的教育機構,除了只聚焦在『愛國教育』和『品德教育』層次,應要加強公民教育中社會議題討論的部分,且要建立一個更自由、開放討論的氣氛,讓青年人更能多元地思考問題。                                                                                   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