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問題 連續三年成居民對施政報告政策期望之首

2013-11-05

【特訊】2014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將於下周發佈。近日,新視角學會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居民對即將發佈的施政報告之意見。是次調查由新視角學會會長婁勝華主持,調查於2013年10月21至23日進行,對象為本澳18歲及以上居民。調查使用電腦輔助電話調查系統進行訪談,先從澳門居民已登記的9萬多個住宅電話中,隨機抽出6000個號碼,其中一半保持不變,對另一半的電話號碼的最後兩個數字進行隨機修改,再進行去重操作,由此產生共有9933個電話號碼的調查樣本池。在抽中電話號碼的家庭中,如果有多於一位的18歲以上的本澳居民,根據next birthday rule(即在家中所有成年居民中,選擇下一個要過生日的成年居民),進行調查。 本次調查共打出電話5547個,無人接聽、商業電話、拒訪、無適當接聽人員等4924個,中途中斷113個,最後成功訪問到510位受訪者,形成510份有效問卷。在95%的置信水準下,允許有不超過3.5%的統計誤差。 調查顯示,在居民最希望2014年度施政報告列出的政策措施中,社會民生領域的政策訴求佔69.08%,受關注程度最高,經濟發展方面的政策訴求為23.28%,而政治法律領域的政策訴求則僅有4.09%。可見,社會民生方面仍然是澳門居民關心的政策重心。 在最多人希望列入2014年度施政報告的前十項政策措施(開放性問題)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加快公共房屋建設」、「加強樓市調控」、「延續醫療券制度」,分別占全部政策訴求的18.89%、12.72%和7.17%。其次是「控制物價」、「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優質教育」、「重新競投原綠巴(維澳蓮運)路線,提升巴士服務水準」、「立法禁止莊荷輸入外勞」,四項政策期望所占全部政策訴求均超過4%。至於「扶助弱勢群體,增設通脹補貼」、「協助夾心階層置業」、「延續現金分享」則處於第八至第十位。其中,對於「延續現金分享」的追蹤調查表明,受訪者中對發放金額的期望值以10000元為最多。 比較2014年和2013年澳門居民最希望施政報告列出的十項政策措施,不難發現,居民較為重視社會民生領域的政策,尤其是住屋問題,連續三年高居首位,理應引起政府重視。 該次民調還發現,澳門居民對不同施政議題的關心程度存在差異,各項議題中,「社會福利」以高居平均得分最高項,緊隨其後的即為「社會治安」、「醫療衛生」、「住房問題」三項。而「住房問題」和「通脹問題」兩個議題評分在9-10區間比例高於其他議題,可見,居民對該兩個議題的關心同時伴隨著十分強烈的情感因素。比較而言,受訪者最為關心的部分是社會領域中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施政議題,經濟領域的議題居次,而政制與法律方面的受關注度則較低。 至於居民對目前不同施政議題的滿意程度則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居民對「醫療保障」、「就業保障」、「教育改革」、「文化保育」、「區域合作」及「經濟多元化」六個施政議題的滿意程度評分都超過了5分,趨向積極的態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議題的得分區間都在5-6.1分之間,未能達到7分,這也說明特區政府在這些方面的施政仍需要進一步改進。而澳門居民對「扶助中產」、「政制發展」、「法律改革」、「巴士服務與交通改善」、「陽光政府」五方面的滿意程度評分則小於5分,而「樓市調控與公屋建設」、「官員問責」則是最令澳門市民不滿意的,得分低於4分,分列最後兩位,且在0-4分的區間比例遠高於其他項,表明居民對此方面的滿意程度不僅遠較其他方面低,且不滿情緒較強。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新視角學會建議特區政府即將發佈的《2014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要以社會民生政策為重點,尤其需要強化在「加快公屋建設」、「加強樓市調控」、「延續醫療券制度」、「控制物價」等方面的政策投入,以及加強對「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優質教育」、「重新競投原綠巴(維澳蓮運)路線,提升巴士服務水準」、「立法禁止莊荷輸入外勞」、「扶助弱勢群體,增設通脹補貼」、「協助夾心階層置業」、「延續現金分享」的政策調控。此外,盡管一些事關澳門長遠發展的非民生性政策(例如「官員問責」、「法律及行政改革」、「廉政建設」、「區域合作」、「城市規劃」等)未能獲得較多數關注,但是,政府在施政過程中卻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