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居民自置物業受質疑

2013-11-14

【本報訊】每次落區均被社團人士、警員包圍的特首崔世安,是否真能準確了解社情民意?當他收到下屬的報告後,究竟有否自行分析,或是照單全收?他昨午向立法會指出,人口普查的資料和本澳學術機構的結果均顯示,八成本澳居民住在自置物業,引來議員的質疑。崔世安表示,上述數據由運輸工務範疇的部門統計和提交,將會要求相關司長向立法會詳細解釋。 直選議員兼行政會委員陳明金昨午在立法會指出,目前,整體樓價仍是明顯上升的趨勢,遠遠拋離了市民可以負擔的能力。他詢問行政長官崔世安:特區政府如何檢討「萬九」公屋政策,具體如何規劃、落實「萬九後」公屋政策?有何進一步措施適當調控樓市?設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取態如何? 崔世安回應時提出,根據二O一一年人口普查的資料,每戶平均成員數目為三點O八人,二OO一年是三點一四人。超過八成的本澳居民住在自置居所或社屋,換言之,低於百分之二十是租住的。另外,按本澳學術機構在今年七月進行調查的結果,自置居所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點五,租住比率為十二點六。 「八成人住在自置物業,我不認同這個數據。」直選議員關翠杏向崔世安表示,希望政府把相關的詳細數據提供給立法會和社會,因為,若真只有兩成居民沒有自置物業,社會便不會因為房屋問題產生這麼大的怨氣和不滿。崔世安則回應,他會要求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向立法會詳細報告相關的數據,他更指稱,那些數據是由運輸工務司範疇的部門統計和提交的。 直選議員區錦新則指,即使八成澳門居民住在自置物業的數據真確,但是,當中也包含那些居住條件不佳、子女長大成家等需要換樓者,他們同樣面對住屋的困擾。所以,未來經屋供應量至關重要,但是,政府「萬九後」推出的六千三單位,實只餘下三千多個可以供應,當今年底重開時,大多數申請人必然徒勞,增加民怨、民憤。 區錦新要求特首交代,繼六千三個單位後,政府有否新的單位供應?崔世安回應,完成收回閒置地前,不能隨便將之公布用來興建公屋,否則劉仕堯又要負上責任。他又強調,會實事求是去處理、盡快公布,「我們自己亦有信心,那一批 (六千三單位) 建成之後,有土地可以能夠處理得到的」。 至於在施政報告中未有加入調控樓市的措施,崔世安表示,是因為環球經濟處於複雜及多變的情況,包括息率變動、樓市泡沫、居民自置物業的承受力等。經過反覆研究後,決定不把調控措施寫入施政報告中,但這不代表政府不關心樓市的健康發展。政府也會做好長期土地儲備和規劃,以符合長期發展的需要。他指出,五幅新填海地將可興建四萬三千多個住宅單位。  

特首忠告置業要考慮承受能力 崔世安再次呼籲市民: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財政狀況,才決定是否現時入市買樓,這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他又表示,鄰近地區推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構思雖好,長遠對整體社會發展亦有意義,但考慮到本澳實際環境,居民的心理尚未適應,故現階段未具條件設立,仍需時間研究及諮詢意見。   另外,多位議員皆就扶助中小企提問。崔世安強調,中小企是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區政府對中小企的支持是肯定的、要加大的。他承認,中小企在營運中須面臨很多新挑戰、新問題,過去公屋內的商舖面積較大,當遵循公開競投原則時,對中小企不利。為此將研究提供符合中小企經營、面積沒那麼大的商舖,且以較低廉租金供其經營,減低中小企的租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