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各口岸今起加強應對伊波拉病毒措施

2019-07-19

【特訊】因應近期西非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的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疫情持續至今仍未受到控制,近期更開始出現跨境傳播的跡象,世界衛生組織將事件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局將加強本澳各主要口岸應對措施,以便早期發現病人,預防有關疾病跨境傳播。

衛生局將聯同治安警察局準備口岸相關的防控工作,於7月19日起加強各主要口岸應對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措施,主要包括:由口岸衛生檢疫人員對所有持受影響地區護照入境人士進行詢問和檢查;若發現來自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人士出現疑似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病徴,衛生局會馬上安排有關人士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作進一步評估檢查;若其沒有出現病徴,衛生局人員將每日透過電話追蹤其健康狀態。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種嚴重、急性病毒性疾病,其潛伏期可持續 2天至21天。疾病的特徵為起病急,有發燒、極度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症狀。隨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嚴重情況下更會出現內出血和外出血,甚至死亡。部分果蝠屬於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黑猩猩、大猩猩、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等動物體內亦可帶有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可透過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及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而傳播。在安葬儀式上,直接接觸死者屍體也可傳播埃博拉病毒病。在受影響國家工作的醫護人員,在沒有嚴格遵守感染控制預防措施的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時,常意外受到感染。

衛生局表示,目前出現流行的國家和澳門特區的交往不多,本澳被波及的風險暫時不大。自世界衛生組織作出有關通報以來,衛生局已正密切關注有關疫情的發展,並將根據疫情的變化採取相應措施。

衛生局建議若計劃前往出現疫情地區,應在出發前作出慎重評估和準備; 在有關地區停留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時常遵循洗手正確步驟;要避免接觸動物或其屍體;不要食用未完全煮熟的獸肉,蔬果要削皮及清洗才可食用;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醫院或家中有病患的家庭,同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疑似患者及其血液或體液,以及可能接觸過患者血液或體液的物品,若不慎接觸到患者的血液或個人用品,請立即洗手,必要時可向醫生查詢。如市民曾經前往埃博拉病毒受影響地區,並於回澳後21日內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皮疹、出血等症狀,應儘快就醫,並告訴醫生最近的旅遊記錄。

巿民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衛生局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