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經濟發展兼顧社會發展實現『高增長、低波動』

2019-09-24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記者 蕭欣)中外經濟學家22日以經濟學視角分析新中國70年發展經驗指出,多重因素決定了新中國70年發展實現『經濟發展兼顧社會發展』、『高增長、低波動』的模式,其經驗值得總結、借鑒。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當天舉行『新中國70年經濟學總結』國際研討會併發佈同名報告。

與會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薩金特就新中國70年發展經驗表示,過去70年間,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在公共衛生和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他印象深刻。他尤為關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激勵機制對各經濟主體的運行和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薩金特還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證明了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和互惠性。談及自由貿易,他指出,美國政府現階段的貿易政策正在損害美國利益。

印度人民黨前主席、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蘇布拉曼尼安•斯瓦米結合多年來印中比較經濟學研究成果指出,中國在保持高速增長、結構優化調整、基礎設施大力投入,以及降低失業率和縮小貧富差距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他認為,通過加強創新、繼續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等舉措,中國經濟有能力應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保持長期穩定發展。

俄羅斯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文明對話研究所研究主任弗拉基米爾•波波夫分析中國實現大規模經濟增長的原因指出,新中國成立之後30年的發展為改革開放之後的騰飛奠定了基礎。具體而言包括基礎設施、衛生和教育的發展、強有力的國家政權、政府執行機制等。他認為,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合理的管理機制是實現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在此背景下引入市場化改革,才誕生了經濟增長的奇跡。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根據人大研究團隊的分析,中國宏觀經濟呈現『增長高、波動低』的特點,這主要源於投資穩定且宏觀經濟調控具有『多目標、多元化、多工具』的特色,各政府機構運用戰略規劃、法律法規、各類政策和行政手段進行經濟調整,以彌補市場失靈。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從『根植于中國國情的經濟實踐』的角度分析稱,中國經濟學最突出的特色是『實踐性』,在實踐中探索並總結提煉,不同階段的實踐著力解決不同問題,從而帶動中國經濟學的研究與發現。

對於經濟數據的可靠性,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以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發展與變遷為例指出,國家統計局不斷改進改善核算方法,修訂細化基本分類,開展系列普查和統計調查制度改革,逐步豐富和規範國內生產總值(GDP)等宏觀經濟指標核算的資源來源,以提高數據質量和國際可比性。

『新中國70年經濟建設在實踐層面成就非凡』,ACCEPT創始院長、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指出,『從學理方面總結經驗和教訓,不僅是進一步發展的必修課,也可以在國際上增進理解,化解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