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簽經貿大單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上台階

2019-11-09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龐無忌)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結束為期三天的『中國行』。行程滿滿的同時,馬克龍的第二次訪華同樣在經貿等多領域收穫滿滿。

根據日前發佈的中法關係行動計劃,此次中法兩國企業簽署了24份合同,包括認證、航空、工業、金融和農業食品等多個領域。據媒體報道,此次中法兩國再次簽署超過百億美元的大單。

自3月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以來,中法兩國經貿、投資等領域合作一直呈現加速態勢。此次馬克龍的『中國行』為雙方關係再添新動力。

55年前,中法全面建交,法國成為與中國建交的第一個西方大國。自此,『中法關係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關係前列』。

55年間,中法還創造了很多『第一』。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例如:馬克龍是首位出席此次進博會的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他的到訪不僅意味著中法兩國經貿合作加速發展,還對加深中國與歐洲的關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法的『特殊』關係,讓中法之間互動帶有很強的示範和引領效應。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姚鈴指出,法國積極響應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是最早確立與中國開展三方市場合作的歐洲國家。如:2018年11月,雙方簽署《中法第三方市場合作新一輪示範項目清單》,未來中法在非洲的一批三方市場合作重點項目有望落地。這將為中國與荷蘭、比利時和西班牙等歐洲其他國家開展三方市場合作帶來示範效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也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中法在很多領域有共識,包括維護多邊主義等,中法的特殊關係讓法國在中歐關係當中開始越來越多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根據中法關係行動計劃,未來兩國會在擴大雙向市場開放等方面下功夫。

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法國則是中國在歐盟的第四大貿易夥伴。雙方經貿合作加速發展,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互利合作格局。2018年中法雙邊貿易額達到629億美元,創造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雙方在經貿領域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姚鈴指出,去年中法貿易額約為中德貿易額的34.2%、中荷貿易額的73.8%、中英貿易額的78.2%。從規模看,中法貿易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加強農業全方位合作是此次中法經貿投資合作的一大亮點。今年9月份,法國牛肉時隔18年重返中國人餐桌。

崔洪建指出,上半年中國才宣佈從法國進口牛肉,短短幾個月,已經取得很大進展,這說明中法合作新領域的推進速度非常快。法國是歐洲最大農產品提供國之一,而中國是歐洲第二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地,中法在農業方面的合作潛力巨大。

新領域的快速擴展外,中法在傳統領域的合作也進入新階段。航空航天和核能是中法合作的兩個傳統項目。崔洪建表示,法國是空客飛機的製造商之一,之前中法合作主要是中國向法國購買飛機,如今中國也要造自己的大飛機,兩者合作向共同研發等方面延伸。

核能方面合作也是如此。以前主要是共建核電站,崔洪建指出,此次提出深化核能全產業鏈合作以及在第三方市場開展新合作等,說明中法在核能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延伸和拓展。

從更廣的視野來看,中法兩國攜手合作、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或引起世界共振。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對中新社記者指出,中法兩國元首密切接觸,頻繁往來,說明兩國之間的共識不斷形成,中法共同點增加了,不同點減少了。此次中法經貿合作體現優勢互補的特點,是雙贏的結果。中法合作進一步深化,這為中歐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等注入新的活力。

在當前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面臨嚴峻挑戰之時,何偉文表示,中法雙方以自身緊密合作的行動傳遞出一個信號:即便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存在差異,但祗要以雙贏態度,攜手合作,就能迎來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