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492號
2020年07月08日
星期三
美軍在南海活動頻繁 專家:政治挑釁多於軍事價值
2020-07-08
【香港中通社7月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殷田靜子)近期美軍機艦在南海頻繁開展活動,繼4日罕見地在南海地區舉行軍演後,美軍機6日及7日連續兩天被發現在大陸岸外約60海里(約111公里)進行偵查,並飛往南海。專家認為這一行為的軍事價值並不高,主要是為了體現出一種政治姿態,但對於南海局勢也會增加一定風險。
美國軍方4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和里根號航母戰鬥群當天在南海地區舉行演習。據報道,這是美國自2014年以來,第一次派出兩艘航母在南海舉行軍演。在中國『家門口』軍演後不久,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在社交平台發佈消息,稱美軍機連續兩天在大陸岸外約60海里進行偵察。
對於美國在南海的頻繁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從宏觀角度來看,美國對華強硬施壓的政策肯定會繼續甚至加劇;由於在經貿領域已與中國達成第一階段的協議,所以要在其他領域進行施壓,向中國表明他有更多籌碼在手。從更直接的原因來看,是因為剛剛通過的香港國安法,這在美國國內引起非常強烈的反應,國會也通過了相關的法案制裁香港。
劉衛東直言,其實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南海問題並沒有作為一個對華施壓的重點,但現在美國可能要把手中的牌一張張都打出來,想要讓中國意識到『想對你來說我實際是佔優勢的』。客觀來說,離海岸線100公里以外進行偵查不是很有威脅性,所以本身的軍事價值不高,主要是為了體現出一種政治姿態,傳遞一種政治信息,即我有足夠的能力、足夠的手段和選項來對付你。
除了美國在南海進行軍演之外,中國大陸軍隊於7月1日至5日也在南海西沙群島海域演習,台灣也將於13日開始展開『漢光36號』年度演習。有觀點認為,軍事活動增加以及活動範圍的大幅重疊,勢必會增加、升高雙方軍事衝突的可能。
對此,劉衛東認為:『軍事衝突實際上是雙方都在盡力避免的一種前景。因為軍事衝突的風險不在於衝突本身,而在於一旦出現擦槍走火後,兩個國家都沒法安撫民眾,而國內主戰派的聲音一定高過主和派。』所以,在前沿接觸這方面,雙方都很謹慎,除非已經下定決心要打一仗。但美國現在的目的還不是為了開戰而挑釁,而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而挑釁,兩者性質不一樣。
另一方面,劉衛東也表示,美國軍方其實比文職人員更謹慎,一線軍人本身對戰爭比較排斥,尤其是與大國之間直接的正面對抗,這肯定會對最高層的決策帶來一定影響。雖然美國軍方是把中國軍隊當成一個假想敵來應對,但不意味著他們希望和中國開戰。
劉衛東又補充道,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與強國之間沒有正面對抗的先例。從這個角度而言,除非一個國家威脅到美國的生存、制度,或者自由貿易這種立國之本,美國才會想動用軍事力量進行正面對抗;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想跟一個強國進行正面的軍事對抗。
『但是這麼搞下去,風險肯定會比不搞這種軍事活動更大,只是說雙方還會比較謹慎,儘量淡化或者盡量只在較遠距離接觸,不給擦槍走火創造條件。』劉衛東強調,現在中美兩國關係處於史無前例的狀況,沒有先例可以借鑒,因此在相處時有一定風險。雖然美國不想輕易與中國開戰,但也不意味他們不會太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