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525號
2020年08月15日
星期六
學者冀澳門發揮平台優勢為國家外交獻力
2020-08-15
【特訊】8月12日,由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主辦的第十三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著名高校的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命運共同體議題。作為澳門特區的唯一代表,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攜學院青年教師吳玉嫻博士受邀參會,由該院申報的“非主權國家行為體和城市外交”被成功納入研討論題。
會上,葉桂平主持“非主權國家行為體和城市外交”主題圓桌論壇,首先做了發言,他表示,澳門特區作為區域性的非主權國家實體,自回歸以來採取“遠交近融”的對外關係戰略,在中央授權下於對外交往事務領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發展成績,充分彰顯“一國兩制”的豐富內涵和強大生命力。葉桂平指出,相比國內其他次國家行為體,澳門特區具有更高的外事活動自主性,可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地緣的特殊優勢與國家外交展開良性互動,通過扮演積極角色為國家外交發展事業做更多貢獻,發揮更大的推力作用。
對此,葉桂平建議澳門特區在對外關係上至少可定位為國家外交的“平台”和中國與國際交流的“試驗田”。他續提到,澳門能夠通過建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積極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傳播中華文化,探尋產能合作、人文交流之間新的增長點,尤其是增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友誼,推動與葡語國家的合作,繼續深化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幫助中國在世界範圍建立良好的大國形象,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添磚加瓦,藉此開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路徑。
吳玉嫻博士則以“澳葡時代的澳門的對外關係實踐”為主題,主要從歷史角度來分析19世紀下半葉澳門作為葡屬海外省的對外交往實踐活動,她認為,澳門回歸前後對外關係實踐的巨大差異既是時代發展所帶來的,更是“一國兩制”制度所賦予的,是當前澳門發展的巨大機遇。
通過參加本次高端論壇,澳門學者和內地學者的互動交流得到加強,為日後開展更深層次的聯繫奠定良好基礎,更有助於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