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聯籲多方合力關注學生心理狀況

2020-12-12

楊煒軒

【特訊】近日,社會接連發生自殺事件,情況反映在疫情當下,學生的情緒壓力已累積到一定的臨界點,如再遇上與他人爭執,不如意事件的發生等,容易成為不幸事件的導火線。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理事長楊煒軒認為,學生因受情緒困擾而導致輕生的情況,往往並非單一原因或個別事件所導致,而是持續受到某種壓力或困擾,難以排解下而一時產生錯誤的想法導致走上絕路。因此,需要社會各界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早發現,介入預防才可有效防治不幸事件再次發生。

楊煒軒建議,應以政府倡導,學校配合,家長關懷,學生自我察覺等,多方合力預防事件發生。首先建議相關部門加強資源的投入和整合,除了重新評估現時駐校輔導員的數量是否足夠外,也需為駐校輔導員提供更多督導和專業培訓的資源,令駐校輔導員可及早發現有需要支援的學生,並及早提供適當的介入。

其次,有相關部門應為各持分者包括教師、家長等提供有關心理或精神健康的基礎認知培訓,令各持分者對精神健康有正確的認知,有助各持分者發現身邊青少年的潛在精神健康風險。

在學校內,可鼓勵學校成立關注心理健康的學生組織並提供相應資源,令更多學生了解心理及精神健康知識,除幫助自身了解其精神健康情況外,也可主動發現身邊有需要幫助的學生,令其及早得到適切的支援。

而家長方面,需要抽空與兒女進行充分的良性溝通,可透過簡單的聊天,了解兒女的近況,更可一同參與活動,促進親子間的關係。以不同的行動讓兒女明白家庭永遠是他們的避風港,遇上任何困難都可以回家休息,協助兒女排解壓力。在學生層面,認為有需要引入系統性教育,認識情緒和心理疾病,以及學習檢視自身精神健康狀況,抒發情緒及減壓的方式及技巧。以在多層面維護學生心理健康。

楊煒軒最後補充道,不幸的事件任何人都不願發生,對相關人士進行無端指責無助解決問題,社會各界應合力營造良好氛圍,協助社會重建正向積極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