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計劃立法

強制垃圾分類回收

2021-01-30

羅立文回應議員質詢

【本報訊】建築廢料今年一月一日起徵費,有議員關注到,生活垃圾今年會否同樣推徵費制度?以及會否強制推行垃圾分類回收。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今年無意強制分類回收以及推垃圾徵費,將仍以宣傳為主。另環保局局長譚偉文表示,下階段將會控制一次性膠飲管及飲品攪伴膠棒,再推限塑工作。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及環保局局長譚偉文,昨應邀列席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多名議員關注本澳的垃圾回收情況,包括廚餘回收、 商業垃圾、電動車電池回收、廢車、塑膠回收,以及飛灰處理等問題。梁安琪指,澳門相對大灣區其他城市,無論是垃圾分類工作進度還是資源垃圾回收量,都遠遠落後其他鄰近城市及全國發展步伐,急需迎頭趕上為整體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打好基礎。環保局會否考慮配合國家政策及澳門發展需要,針對“強制性垃圾分類”開展公開諮詢凝聚社會共識?會否加強與大灣區成員城市交流合作,尋求垃圾分類回收的科技化管理方式,打造智慧化垃圾分類回收系統。

羅立文表示,今年無意強制分類回收以及推垃圾徵費,將仍以宣傳為主。就回收業界有意見提出,希望政府提供針對性的經濟或土地政策,扶持行業發展。羅立文回應,政府願意幫助業界,但要看如何幫。業界的訴求包括了財政及土地資助。他稱,「政府要比錢及地,唔係簡單,將回收的資源送回國內,都不是簡單,有啲難,因為人哋都唔鍾意收垃圾。」

譚偉民表示,現時全澳有超過八百幢高層大廈參與分類回收計劃,可回收率超過六成,效果漸彰顯。而電子及電器設備回收計劃推行一年來,回收超過一萬件電器及通訊設備等,如符合重用的,會透過合作的慈善團體轉贈予弱勢家庭,或部份用於環保局內部。他強調,重用的重要性,而不適合重用的電器會拆解,將可回收物料會按照國際公約規定送到資源可處理的地方,例如日、韓、印度、中國等妥善處理,分解後重用回收超過九成。

繼發泡膠一次性餐具今年一月一日起限制進口,他續指,下階段將會控制一次性膠飲管及攪拌膠棒,再推限塑工作。就廚餘問題,局方目前正探討廚餘回收的立法工作,若立法,將會先向商業廚餘著手規範,不過不一定會立法,還需看先導計劃成效。又指,將會與不同機構合作,例如貿促局、金管局等,推動環保產業產生和成長。

就如何處理好飛灰,譚偉文指,局方願意以開放思維探討將飛灰如何更好利用,不排除未來有新的思考,參考新的方式處理飛灰。目前,飛灰永久堆填區上面可做休憩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