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中國成首個恢復經濟體

2021-02-01

【特稿】中國2020年經濟“成績單”於早前發布,有經濟學者分析指,經濟數字反映了中國的內需強勁,經濟動力超過一半是本土消費力支撐的,呈現了由內需帶動外貿的態勢,為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促進外貿發展的機遇。

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1萬5986億元 (人民幣,下同),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經濟去年逆勢同比增長2.3%,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首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外界關注,疫情影響下,中國消費動力如何?內需是否仍能支撐經濟增長?據介紹,消費支出佔整體GDP比重達到54.3%。從總量看,2020年最終消費率接近55%,2011-2019年,消費率平均為53.4%。從增量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季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速加快,特別是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網上零售額達到1176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分析指,中國持續穩步的經濟增長將為世界財富版圖帶來更多值得期待的改變。麥萃才說,中國去年的GDP突破100萬億元,而內地本土消費力佔比過半,反映中國的經濟動力不再單靠外貿或投資帶動;相反,更可由內需等龐大購買力反饋外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麥萃才指出,亞洲方面,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東盟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可以出口更多產品到中國。歐洲方面,目前東歐與中國的貿易量比西歐多,該區域仍具增長潛力,其他國家也可以對華加大入口貨品量,無論是水果、食品或衣服等消費品。

過去一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全年看仍然是負增長,但是三四季度已經轉正,特別是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達到4.6%,這個速度已經開始接近前幾年的正常水準。麥萃才說,GDP的上升連同人民幣的強勢,加上中國與各國簽定更多自由貿易協議,互相寛免或減低關稅,未來貿易往來會更頻繁。

彭博社稱,中國的增長正在幫助全球經濟回升。202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雙雙實現正增長、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9%,為滿足世界人民對防疫產品與居家辦公的需求、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促進全球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

>>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