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任職監獄尼泊爾外僱入境

當局基於公共利益豁免

2021-04-27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佈會

【本報訊】為何容許來自高風險地區 (尼泊爾) 的包機抵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回應,包機中有七人是澳門居民,三人是在監獄工作的外地僱員。衛生當局根據懲教管理局申請,基於公共利益作出豁免,容許上述人士入境。

前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發出新聞稿表示,共十名人士由尼泊爾加德滿都乘坐包機抵澳,五人的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陽性。昨午,有記者提出,為何不如以往的新聞稿公佈相關人士的身份,他們是否澳門居民?為何容許來自高風險地區的包機抵澳?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調員梁亦好回應,在那十名人士中,七人是澳門居民,三人是在監獄工作的外地僱員。衛生當局根據懲教管理局申請,基於公共利益作出豁免,容許上述人士入境。

另外,衛生局疫苗接種協調員戴華浩公布,已成立外展接種醫療隊,當中包括醫生、護士、助理員、登記人員及電腦技術人員等。首個外展接種計劃將從今日起一連三天於澳門大學進行;首兩天提供滅活疫苗 (國藥集團),第三天提供 mRNA疫苗 (復星代理 )。

外展接種首站澳大千六師生職員

戴華浩指出,首個外展接種計劃的對象為澳門大學全體學生及教職員,已有一千六百人預約。至於會否再到澳門大學提供第二劑疫苗的外展接種,要視乎校方有否意願,也視乎到時有多少機構向當局預約。

「我們不強迫市民接種,這是底線。當然,我們想方設法提升接種率。」戴華浩指出,除了澳門大學外,現為外展接種計劃聯絡博企、中資機構、大型企業;亦正為企業機構安排專場接種。當局還計劃增設疫苗接種點,正與科大醫院和工聯醫療所具體磋商。

早前,一名病人接種疫苗後「面癱」,被列為嚴重不良事件;對此,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得出的結論是「不確定」。戴華浩解釋,小組找不到事件與疫苗接種的確定因果關係。「即是我們不能夠確定有關或無關。」戴華浩也表示,無論不確定、偶合或其他因素,當局都會繼續跟進病患。

另外,梁亦好宣布,因應香港的疫情變化,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今日零時起,所有因在入境前十四天曾到過香港的入境人士而在指定地點接受十四天醫學觀察後,毋須再進行七天自我健康管理;該措施亦適用於正在接受醫學觀察或進行自我健康管理者。

第二十九輪保障口罩供應計劃於今開始。(https://reurl.cc/xgmnvL) 上一輪計劃共售出四百九十八萬個口罩,累計已售出一億九千個口罩。梁亦好表示,仍會執行上述計劃,未來則視乎市民需求而決定是否需要調整。

旅遊局傳播及對外關係廳廳長劉鳳池回應傳媒時表示,澳門居民常去的旅遊目的地,其疫情仍然反覆;本澳暫未與任何地方商討「旅遊氣泡」。她重申,「旅遊氣泡」的首要條件是兩地疫情相近。而且,本澳與內地已經恢復往來,暫沒有迫切與其他地方協議「旅遊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