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向勞局交七百六十五份居民求助資料

2021-04-27

工聯昨早約見勞工局反映就業狀況

陳元童

【本報訊】工聯昨早就本澳就業問題,約見勞工事務局,向局方遞交該會早前收集的七百六十五份求助居民資料,期望局方協助求助居民進行就業配對。工聯再次促請勞工事務局,完善外僱退場機制,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政策,完善職業配對,以及嚴格落實在公共工程項目標書及合約中優先聘用本地居民等。勞工事務局副局長陳元童會見工聯後表示,局方一直有執行外僱退場機制。另他指,因應帶津培訓課程的限制有變,預計新一期帶津培訓報讀人數會大幅增加,局方已經協調培訓機構,希望條件許可下提供更多名額。

工聯昨一行多人,包括工聯四名議員林倫偉、李振宇、李靜儀、梁孫旭,約見勞工事務局。工聯指,去年,因疫情影響,收到逾千名居民向該會尋求就業配對服務。近期,仍有不少居民透過該會舉辦的招聘會、街站等活動,以及屬下的工會和機構向該會登記求職資料,希望儘快找到工作。共收集七百六十五份求助資料,以五十歲以下的求職者較多,當中大部分為失業人士,以建築業、導遊及零售業為主;經求職者同意後,將有關資料遞交予特區政府,期望特區政府協助求助居民進行就業配對。

工職續指,從所收集的資料,發現有部分求助者具條件和意願轉職,但卻未能成功轉職,如有導遊願從事零售業卻未被應聘、有居民完成保安員培訓卻未能進入有關崗位等。工聯再次向局方提出,促請完善外僱退場機制,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政策,讓符合相關職位要求和有意願的本地居民進入就業崗位。以及促請完善就業配對,協助居民就業; 嚴格落實在公共工程項目標書及合約中優先聘用本地居民條款。

陳元童會後會見傳媒時表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將會繼續推行,並會設(休閑企業)實習崗位實地視察,讓有意參與的應屆畢業生了解工作環境,以便更好投入實習崗位。另外,他重申,局方一直有執行外僱退場的政策,至三月底,有十七點三萬多名外僱,比二月減少約二千人,將會持續執行外僱退場的工作,若企業有違外僱政策的原則,不為本地工人優先保留工作職位,局方將會啟動行動程序,取消其外僱許可。

勞工事務局在恆常配對結合專場配對會中,協助一千零六名求職者成功獲聘,當中一百四十九人、透過共十場行業專業配對會獲聘,成功率為五成二,職位涉及餐飲、酒店、零售、保安和物管。另於四月,與博企舉辦六場招聘會,提供一百三十個崗位,約一千個職位空缺,其中有三百五十個空缺適合具大專學歷人士,暫時已收到企業回覆,超過一百七十位求職者獲企業表示聘用。建築業的配對上,今年一至四月中,共聯繫了一千七百六十五人,答允出席面試九百九十三人,實際出席面試八百四十六人,成功獲聘四百二十八人,成功率五成一。未能獲聘的主因是沒有通過技能測試、臨場放棄測試、不接受工作條件,及態度不佳為主。陳元童指,局方透過近期舉辦旳招聘會中發現,青年對就業有正面的心態調整 ,上週舉行的一個休閑企業招聘會上,首輪面向完成帶津培訓、已在局方作就業登記的具備大學程度求職者中,有超過五十人獲聘,整個為期三日的招聘會,則有一百四十人獲聘。他不認為,存在職業錯配,理解為跨行業發展,不應該定得太窄,建議嘗試作不同的挑戰。

新一期帶津因應就業市場而作出了優化,包括每名居民可以有兩次受培訓機會、出席中設容許兩成的合理缺勤時數、二零二零年或以後畢業人士可報讀、擴大適用對象至博彩從業員等,陳元童相信,報讀人數會大幅增加,局方已經調整報名系統,適用新的報讀條件,以及協調培訓機構,希望條件許可下提供更多名額,按報名情況,或在目前預設的八百個學額上作出適時調整。

他另稱,收到工聯提交的資料後,爭取 一個月內安排參與專場配對或恆常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