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面癱

2021-05-18

【特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前日接獲1例受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患者為33歲女性,於5月13日在衛生中心接種了第2劑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5月14日出現頭暈、嘔吐及右眼眼臉閉合困難、臉部肌肉左右不對稱及唇部感覺缺失等症狀,5月15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醫,診斷為貝爾氏麻痺症(Bell’s palsy) ,俗稱“面癱”,經對症治療後已離院,無需住院,目前患者症狀已緩解;此宗輕微不良事件已交由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分析討論。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貝爾氏麻痺症是由第七對腦神經(面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的一側面部肌肉突然無力或癱瘓,確切病因不明,多數病人在發病2周內開始恢復面部神經,多數病人於3至6個月內可完全恢復。類固醇治療可改善預後。貝爾氏麻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過去5年本澳3所醫院(仁伯爵綜合醫院、鏡湖醫院、科大醫院) 每年就診的貝爾氏麻痺症的新發病人數佔人口的比例合共為10萬分之55至61,平均每月10萬分之4.5至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