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63號
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開創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新局面
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1-05-26
【特訊】爲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關於歷史研究和文化傳承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國務院港澳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下,5月25日,“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首届澳門史學論壇”在澳門科技大學隆重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高翔,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丁少雄,澳門科技大學校監廖澤雲、副校監兼校長李行偉等領導和嘉賓出席。
澳門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高翔院長在講話中首先祝賀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並指出,澳門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澳門歷史與祖國歷史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成立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賀信精神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澳門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是中國歷史研究院合作共建的第一家實體研究中心,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高翔强調,澳門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歷史傳承與滋養,澳門歷史研究也只有與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相結合、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相結合才能煥發生機與活力。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要緊密圍繞澳門 “一個中心、一個平台、一個基地”的發展定位,挖掘澳門豐厚的歷史底蘊、文化內涵和價值理念,以高質量研究成果,爲澳門的持續繁榮發展不斷注入學術和人文新活力,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以史育人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
李行偉校長在致辭中感謝國務院港澳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中聯辦、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澳門科技大學歷史學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要將歷史學、澳門學發展成爲優勢、特色學科,推進客觀、科學、系統的澳門史學的構建;要以基本史實和理論創新構建澳門學學科體系,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人類的文明互鑒做出貢獻;要以史資政,通過對澳門經濟、社會、城市發展歷程的史料解讀和科學闡釋,爲“一國兩制”新實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建言獻策;要以史育人,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做好國家意識、“愛國愛澳”優秀傳統的教育和傳承。
首屆澳門史學論壇順利舉行
在成立儀式上,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强與華中師範大學副校長彭南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所長李慶新、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河,李行偉校長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張政文、華僑大學校長吳劍平簽署框架協議;李行偉校長接受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譚君鐵董事長捐贈《客家珍稀文書叢刊》第一輯100册,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首席歷史學家湯開建講座教授捐贈澳門史、中外關係史等圖書數萬册,澳門收藏家協會吳利勛會長捐贈明清及近代地契文獻300多件,並向捐贈者頒授感謝狀。
“首届澳門史學論壇”由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廣志主持。圍繞中華文明發展和澳門歷史研究,吳志良博士,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澳門科技大學錢乘旦特聘教授、湯開建講座教授、金國平客座教授分別作了“澳門歷史研究的若干問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二里頭遺址發掘爲例”、“歷史上的澳門與世界”、“新發現的十種海內外漢文澳門歷史文獻檔案”、“從小橫琴揚帆的‘泛太平洋絲銀之路’”等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