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70號
2021年06月03日
星期四
中區社諮委關注水浸
2021-06-03
【本報訊】前日黑雨傾盆,下環、司打口、內港及新橋一帶均遭水淹,連平常沒事的八角亭也浸。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提出加大渠網排水能力,並避免下次內港北箱涵渠泵站發揮不到作用。
中區社諮會昨舉行會議,委員朱愛莉在議程前發言稱,今次雨勢強且時間表,但非天文大潮,唯事前氣象局未發水浸預警,市民未能提前準備,不少商戶被水浸,有新橋的電器店東主就反映損失不輕。還有大量電單車被浸倒在路邊,更有私家車被沖上行人路。
直言「一場大雨見真章」的朱說,今場大雨已對全澳多區的防洪防澇工程造成重大考驗,在雨季中要如何讓市民有信心。
她提出,要檢討是次水浸原因,以及為何沒水浸預警、為何內港北箱涵渠泵站發揮不到作用等,應在下次暴雨來前作修正及調整,以免同樣事情再次發生。
大雨水浸已成常態
委員何永康則表示,現時本澳已從颱風或海水倒灌時才會水浸,變成豪雨或暴雨時都會出現水浸的情況。
何永康指,要解決大雨非透過建防洪牆或泵房就可以,是考驗各區排水能力,若超出渠網負荷,就會水浸。從今次低窪地區及地下行車隧道出現不同程度水浸來看,本澳部份地區的排水能力似乎未能有效處理那麼大的降雨量。
何認為,渠網超出承受能力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缺乏維護,遭商戶胡亂排污影響,但市政署每逢雨季都頻密疏渠,相信此非主因。故他相信是要加大渠網排水能力,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構思相關工作,透過全面和長遠規劃去做,以配合泵房等去解決大雨水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