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溥森:亮碼出行勿難為長者

2021-06-14

陳溥森

【特訊】因應疫情的變化,澳門特區政府進一步收緊了公共衛生防疫措施,日前公佈了“亮碼出行”的新指引,規定除進入特定公共場所外,凡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酒店、食肆、酒吧、舞廳、浴室等地方,亦必須出示綠色的『澳門健康碼』,連長者和小童也不能豁免。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兼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陳溥森表示,儘管此舉在實施後,因應實際操作觸發矛盾後而迅速作出調整,但非常時期採取特殊手段處理問題亦無可厚非,所以人們普遍都表示理解。然而,坊間對“亮碼乘公車”的規定所造成的種種不便及衍生的諸多問題,則流露出較多的質疑和不滿。事關在朝晚生活繁忙時段,要一名主責行車駕駛的車長,在一窩蜂上落的宻集乘客中還要兼顧查證驗碼的工作,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大家知道,驗碼上車倘若遇到沒有使用智能手機,或對手機應用程式操作生疏的長者和小童,勢必需要旁人從中解釋協助,結果只能導致巴士站點的人群大量聚集和客流的嚴重堵塞,讓公交出行更趨惡化。此舉雖然很快悄然修改,即使現時規條上仍然強調市民要驗碼出行,黃碼和紅碼不得上車,但人們見到實際操作巳有名無實,純屬虛設。陳溥森表指出,透過此事,舉一反三就折射出當局在施政上存在著脫離實際、處事簡單化的態度,心目中並沒有確立善待長者的理念。

陳溥森表示,電子政務、網絡扣費、亮碼出行等,都是構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對一個年輕人來說,也許只是兩三個指頭在手機屏幕上簡單地撥弄幾下而已,但對一名文化偏低、手腳遲緩的長者而言,可能就是一條難以跨越的科技鴻溝。眾所周知,澳門巳進入老齡化社會,現時65歲以上的長者有9萬多人,佔總人口比例的12%。從2G到5G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很多人們熟悉的生活習慣正被時代顛覆,由於歷史的原因,眾多戴著老花眼鏡的長者,正不斷被電子網絡時代拋甩出生活的跑道,面對掃碼、刷臉、手機支付等的智能技術即使不是一曉不通,許多時也會忘記程序而慌亂得手忙腳亂,更何況有部分長者甚至連智能手機也沒有,所以很多時在公共場合,人們看到一把年紀的長輩面對新科技門檻,在眾目睽睽之下表現出令人心酸、尷尬、無奈的窘態。不時的茫然無助,令他們本應享受的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權利被打上折扣,甚至因此而逐步喪失。

陳溥森指出,構建智慧城市無疑是大勢所趨的發展潮流,但在目前的現實情況下應宜循序漸進地推行。在此,他特詢問當局在研究政策、制定措施的時候,是否有細緻地考慮到對長者體現出有溫度、接地氣的關懷,提供有差異的照顧?對一些預計會有異常情況出現的事情,事先有沒有制定相應的預案,以保障長者的基本權益?鑑於疫情日後恐會常態化,當局是否有必要專門針對長者和小童為對象,用身份證或澳門通開發健康碼服務,替代手機健康碼?而不是只貪圖自身的管理方便,簡單粗暴地硬推一些冷漠無情的辦法,或朝令夕改,令社會產生怨氣,使長者寸步難行。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他希望當局日後制定各項政策時,多採取各種辦法關懷長者,方便長者,讓銀髪一族有尊嚴地融入社會,與時代的發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