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總:如期落實經屋建設紓緩社會需求

2021-07-13

【特訊】政府公佈7月14日開展2021年新城A區經屋申請、核准經屋申請所適用的評分表、經屋申請收入資產限制以及建設工期,街坊總會理事長、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家良認為政府公佈的系列消息振奮民心,能有助紓緩社會需求,而今次經屋申請將會按新經屋法進行和開闢網絡申請渠道,希冀政府做好經屋申請的宣傳工作,避免居民“碰門釘”,並做好持續規劃及興建工作,如期落實經屋建設的步伐,同時亦要配合好社會房屋、夾心階層房屋、長者公寓,切實解決多年以來的社會問題。

陳家良指出,房屋問題向來是居民熱門關注議題,近年來居民因私樓樓價過高,對公屋需求增大,政府時隔一年再度開放新的新城A區經屋申請,積極回應居民的訴求,並且此次申請開放5254個單位,當中兩房廳佔據八成,相信能更好地回應家庭的需求。縱觀此次新經屋法的評分細則,其以家團結構、家團人數、在澳門居留的時間、成員中是否有長者、殘疾人士或未成年人、家團組成中澳門永久性居民的比例為計分要素,與澳門以前第26/95/M號法令提及的計分排序規則相比,規則更為簡單,並且不再僅側重長者的家團,而是圍繞以“家團”整體為出發點,照顧家庭為先,兼顧長者、殘疾人士或未成年人,糾正了過往某些居民找長者“借人頭”的問題,年輕家庭亦可輕鬆上樓,幫扶更多有子女的家庭上樓,亦有助提升居民的生育意欲。而且增加的在澳居留時長、永久性居民比例,能表露出政府傾聽民意,修正規則,優先讓長期居澳的本地居民能享受公共福利。

總體來說,陳家良認為是次計分排序的規則相對完善,能夠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團上樓,但可惜個人申請者在這套制度處於弱勢,得分偏少,本澳確實存在不少年紀較大的單身人士面臨上樓難題,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公共組屋的政策,可考慮未來研究將部分T0、T1單位專門開放給單身人士,並且夾心階層房屋諮詢報告出台多時,應加快立法,搭建好置業階梯,讓廣大的澳門居民能居有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