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幼兒學額規劃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2023-03-03

【特訊】2023/2024學年幼兒首次入學面談將於整個三月期間陸續進行。本職為教師的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吳少蘭表示,近年本澳出生率持續下降,2021年出生率跌至7.4‰,是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對學校招生造成挑戰。她建議政府做好幼兒學額的長期規劃,穩固教育資源投入,並多方面鼓勵居民生育,共同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吳少蘭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三年,不少夫婦基於經濟、健康、住屋等因素考慮,生育意願大減。今年幼兒首次入學的對象正是2020年新生嬰兒,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數據,該年新生嬰兒數量是5545人,較2019年減少434人,而2021年新生兒數量亦進一步降低。可見,本澳新生嬰兒數量有持續下降的趨勢,影響幼兒學額,進一步影響整體教育發展的穩定性,值得社會各界關注和重視。

吳少蘭指出,出生率是隨著社會發展及社會結構轉型發生變化,不同時期會出現不同的波幅。本澳2003年曾出現嬰兒出生低潮,當時教青局採用小班制教學,縮減班級人數到25至35人,穩定教師團隊和學校資金運作。現近年出生率較低,不少學校面臨收生不足的壓力,她建議教青局做好生源方面的長遠規劃,因應不同學校的教學條件和規模,即使部分學校收生較少,亦不減少有關的教育資源投入,降低教師流失率,穩定教師團隊。她亦建議學校要自強不息,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長遠而言,吳少蘭認為政府需多方面鼓勵居民生育,穩定社會發展。今年以來,內地多個省市包括雲南省、山東省等地陸續公佈一系列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例如生育津貼和育兒津貼,加強住屋保障支持等。對比澳門,出生津貼自從2020年調整至5418元後再無變動。故此,為了減輕夫婦對生育的經濟負擔,她建議政府提升出生津貼金額,參考內地做法,研究按年度發放育兒津貼的可行性;積極推動公共部門及私人企業為有新生嬰兒的家庭提供家庭友善措施,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為有意生育的人士提供更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