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共話『科技發展與人權保障』

2023-09-22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 日內瓦消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4屆會議期間,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科技人權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發展與人權保障”主題邊會當地時間2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上,各領域專家學者圍繞智能科技時代人權保障的新理念、新發展進行了廣泛研討交流。

中國人權研究會代表、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包麗穎在致辭中提出,科技發展需要重點關注人權保障與發展,需要聚焦國際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深度參與科技人權全球治理。各國應統籌科技與人權協同發展,加大科技與人權的國際合作,從而保證全球人權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人權研究會代表、北京國際法學會會長李壽平在發言中稱,在人工智能科技迭代發展的今天,中國為人權保護作出了新貢獻,主要體現在:第一,為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確立了基本原則和規則體系;第二,通過確立人格權保護的法律制度,為人工智能科技發展設定了紅線;第三,將促進發展權保護作為核心,為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提供了目標。

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齊延平表示,人權保障是科技發展目標核心要義,世界各國應將促進科技發展、保障民生置於全球宏觀政策的突出位置。要堅持科技發展與人權保障協同共治原則,讓人民共享科技發展成果;要以科技創新開創人權保障新領域新賽道;要引導科技向善發展,推動科技與人權保障相互促進完善。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福亮在發言中稱,智能科技時代,要將科技發展作為全球人權治理健康發展新動能。要進一步維護和加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人權多邊治理機制;充分發揮技術向善的正能量,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新機制;堅持科學無國界理念,順應智能科技時代潮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北京理工大學科技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肖君擁關注元宇宙科技與人權發展,指出既要看到元宇宙技術能够賦能人權,又要警惕元宇宙的人權風險。因此要將現有法律治理所提倡的平等理念、規範功能和秩序安排巧妙地融入元宇宙社會基本運作代碼的編寫、修改和完善中,引導算法向善,以代碼促進“良法善治”的實現。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洪延青表示,在陸、海、空、天之後,網絡空間現已被廣泛認為是“第五領域”。中國高度重視在保障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立法。過去幾年相關實踐表明,在面對網絡空間和科技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時,中國從保障安全基線入手,致力于在網絡空間實現人權保障水平提昇。

北京理工大學科技人權研究中心副教授楊寬指出,外空是增進全人類福祉的新疆域。外空科技與活動發展應引入人權視角,以人類福祉和共同利益為導向,積極開展外空國際合作,讓外空技術與應用真正促進人類福祉,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風險。

北京理工大學科技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桃表示,數字時代的人權保障與發展,一方面需要加強國際科技合作,通過數字時代的技術合作,推動世界科技交融發展,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促進人權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在各國範圍內,提昇科技倫理責任,政府部門、平台公司、科技企業要履行“守門人”的法律義務,助力人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