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礎上同中方對話

2025-04-24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 張蔚然)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協議達成後美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

特朗普稱協議達成後美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

有記者提問,據報道,特朗普對記者稱,我們與中國相處得不錯,同中方談判時不會採取強硬態度。對華145%關稅確實很高,協議達成後美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中方必須同美達成協議,否則無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達成協議,就按美方說的辦,美才是定規矩的一方。美財長貝森特表示,當前局勢本質上是貿易禁運。美國目標並非與中國“脫鈎”,兩國可能在兩到三年內達成一項全面協議,與中國就此類協議的談判尚未開始。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強調,中方早就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脫鈎斷鏈”祗會孤立自己。對於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願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一邊說要同中方達成協議,一邊不斷搞極限施壓,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也是行不通的。”郭嘉昆說。

當天另有記者就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美國關稅問題提問。

郭嘉昆表示,美方發動的關稅戰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了各國的共同利益,也危害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聯合國的各機構有權利、也有責任就美方濫施關稅發出自己的聲音。

發改委:美國逆勢推動“製造業回流”注定失敗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 中國國家發改委23日發文稱,美“對等關稅”標榜以縮小貿易逆差、增加財政收入、實現“製造業回流”為目標,但相關政策邏輯漏洞百出、背離經濟規律,實質上是零和思維下的貿易霸淩行徑,結果更是損人害己。

國家發改委這篇文章表示,美“對等關稅”作為典型的保護主義手段,勢必將推高貿易成本,阻礙自由貿易,降低世界經濟運行效率。美國生產成本高企,貿然擴大製造業規模並不符合比較優勢理論,客觀上也難以實現。根據有關數據,當前美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約為35美元/小時,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違背經濟規律逆勢推動“製造業回流”必然注定失敗。

文章指出,美“對等關稅”將限制全球貿易,導致市場分割,阻礙擴大生產和規模效應的發揮。根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若美國恢復實施“對等關稅”,叠加貿易保護政策擴散的影響,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下降1.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25、2026年全球GDP增速分別為2.8%、3.0%,受美國系列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較此前預測分別下降0.5、0.3個百分點。

此外,“對等關稅”還將破壞現有產業分工體系,阻滯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推高企業生產成本。文章援引美國相關機構測算稱,蘋果公司即使僅將10%供應鏈轉回美國也需消耗3年時間,且在美國生產的蘋果手機價格將是原來的3倍以上。美政府本想通過高額關稅迫使製造業回流美國,結果卻損害自身產業發展,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章還指出,美“對等關稅”人為提高進口商品價格,扭曲資源配置,破壞市場結構,降低經濟潛在增速,導致社會福利無謂損失。高盛最新報告預測,2025年美通脹將大幅攀昇至3.5%,經濟將零增長甚至衰退,美國陷入滯脹的風險明顯加大。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美普通家庭年均支出增加近4000美元,美國消費者成為這場“關稅戰”的最大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