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水檢測引入新參數「錳」

2025-04-24

【香港中通社4月23日電】香港特區政府水務署23日表示,將更新恆常食水檢測計劃,包括加入“錳”“柱孢藻毒素”和“石房蛤毒素”三個新參數,以及擴大“微囊藻毒素”這項現有參數的涵蓋範圍。

“錳”是一種金屬微量元素,人體需從食物或水中攝取少量的錳以維持健康,但高劑量的錳會對大腦造成傷害,甚至發展為“錳中毒”等。水務署指,上述修訂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飲用水水質準則》而提出,並已提交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討論及獲其接納。

現行檢測計劃下涵蓋的“四氯乙烯”和“鈾”兩個參數,因在過往的恆常食水水質監測數據顯示,它們的含量極微甚或不存在,遠低於會對健康造成風險的水平,將會從恆常檢測名單中剔除,但仍會被納入監察名單。

此外,根據過往多年的監測數據,在食水帳戶處所收集的食水樣本中的銻含量,一直低於可報告下限值。根據專家顧問的建議,水務署將停止在優化監測計劃下對“銻”進行檢測,其餘檢測項目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