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堅持自身改革路徑

製造業領銜來年七大經濟任務

2018-12-25

【香港中通社北京12月24日電】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敬千)定調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任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落幕。有觀察人士對中通社表示,會議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是當下中國自身改革的正確路徑,也是在經濟發展方面走自己道路的重要的體現。

21日落下帷幕的會議,確定了2019年中國經濟工作七項重點任務。其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被置於首位,并提出了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的目標。中國國資委研究中心咨詢部部長張春曉對中通社記者表示,中國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就必須把著力點首先放到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和裝備製造。這是當下中國自身改革的正確路徑,也是在經濟發展方面走自己道路的重要的體現。

與過去8年一樣,此次會議仍然維持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并提出要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也是會議時隔4年重提“下行壓力”。張春曉表示,在中國經濟築底過程中,經濟運行的基礎還不牢固,因此多年來經濟工作的總基調都是“穩中求進”。“穩”是要讓經濟更好的築底,在築底過程中推進經濟向上向好前行,即“穩”是為了更好的“進”。

張春曉表示,會議提出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穩定總需求,即是中國身處全球經濟,在運行中“穩”中有“變”的一個恰當、重要的選擇。從此前的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大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均強調了內需和總需求。

與此相適應,在會議明確的來年七大任務中,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努力滿足最終需求被列在第二位。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湯鐸鐸表示,當下中國部分企業和行業,處境較為困難,加之全球經濟複蘇前景不明,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有效的應對途徑。在其看來,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一是要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二是要繼續減稅降費;三是要繼續積極穩妥去杠杆。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也避免財富分配不平等,導致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有鑒於此,本次會議連續第9年明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對宏觀政策組合。有觀察人士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2019年中國的逆周期調節力度將有所加大,財政政策更積極,貨幣政策邊際上更寬鬆。

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與去年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相比,今年的提法則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

張春曉認為,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在當下呼聲很高,是增強企業活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一政策取向非常適合當下中國經濟的運行特點。此外,雖然財政赤字3%的關口是國際通行作法,但在國家社會穩定、政治清明的情況下,也不一定是不可跨越的紅線。

貨幣政策方面,張春曉表示,在國有企業杠杆率高,民營企業獲取資金難的背景下,採取鬆緊適度、有針對性的靈活貨幣政策是適應實際需要的。會議特別強調了要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目的就是讓資金在最短的時間內與實體見面,通過這種方式破解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貨幣政策整體偏寬鬆,是為實體經濟企穩的需要,也給地方政府適當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化解存量的地方債務隱形風險,給地方政府適度增加開支提供空間。在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方面,會議強調,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特點,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

張春曉認為,這一方面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需要,也是中國開放從數量型開放到質量型開放轉變的需要,還是世界經濟增長全面推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