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良促檢討《禁毒法》加重販毒違法成本

2019-01-25

陳家良

【特訊】司警公佈去年來澳販毒案件中,港人參與率較2017年增逾1倍,而被捕香港人更上升逾4成,情況嚴峻。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陳家良認為相關數據反映澳門已成為鄰近地區跨境販毒的一個缺口,建議未來有必要儘快加大相關刑罰的罰則,提高本澳的販毒成本,並與鄰近地區的司法部門合作,利用科技強警,從而降低本澳的毒品犯罪案件數量。

據公佈,去年司警共開立92宗販毒案,當中涉及香港人來澳販毒的有40宗,與2017年相比,增幅逾1倍;其中因涉案被捕的香港人則有53名,較去年上升4成。陳家良指出,港人來澳進行跨境販毒的數量大幅增多,其根本原因是澳門毒品犯罪刑罰較鄰近的內地及港台輕,犯罪成本低,且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本澳與鄰近地區、國際之間的交往更加頻繁,因而更容易讓澳門被販毒集團利用,成為跨境販毒“中轉熱點”,使跨境販毒數量上升;他建議政府應適時檢討《禁毒法》,把跨境販毒列為加重情節、加重相關處罰,並依照其販毒者的販毒量,按量判刑,以增加阻嚇力度,降低相關的犯罪率。

另一方面,陳家良稱現時網上購物廣為流行,郵件收發方便,跨境販毒亦呈現向郵遞渠道轉變的走勢,去年粵澳緝毒部門更曾聯手偵破利用國際郵包跨境販買新型毒品“恰特草”案;他表示由於現時郵包收、寄實名制執行不到位,導致寄件人或發貨人的信息虛假或模糊,且其人均在境外,使執法部門難以追查買賣者的真正身分,大大增加了執法人員進行蒐證、緝拿販毒集團的難度;他建議當局應進一步落實科技強警,如引入雙重技術的X光系統,配合日常經驗加強打擊;同時應深化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司法合作,加強與鄰近國家、地區進行區域、國際間司法情報的交流,並落實深化兩岸三地的犯罪引導條例和“犯罪資料庫”等司法情報交流,利用協作的方式打擊跨境販毒,從而應對不法分子層出不窮的販毒手法,減低本澳的毒品犯罪案件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