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五月新增十八愛滋病例

2014-07-04

【特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防治愛滋病委員會於日前召開2014年度第一次工作會議(見圖),會議由委員會代主席衛生局李展潤局長主持,有不同界別的20多名委員出席,回顧了過去半年的工作進展,並討論了下半年的工作計劃。

會上,防治愛滋病委員會林松秘書長報告澳門愛滋病的最新流行情況,本年首5月,澳門共錄得18例新增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當中11例為澳門居民,7例為非澳門居民,而在澳門居民新增感染者中,6例經異性性接觸感染,其餘5例經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可見性接觸仍是澳門居民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仁伯爵綜合醫院陳惟蒨院長報告有關愛滋病感染者跟進及安全性行為推廣工作,目前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定期隨診的感染者共130人,大部分患者都能夠定期覆診和配合服藥,治療效果滿意,此外,委員會繼續與工人醫療所合辦「性病/愛滋病防治合作計劃」,為曾有危險行為的澳門或非澳門居民,提供免費HIV、梅毒及淋球菌檢測,並資助多個非政府組織進行性工作者的外展干預及檢測工作,同時,委員會現正與相關團體洽商針對男男性行為者及夜酺青少年的防控工作。而連續第7年舉辦的「社區紅絲帶行動‧愛滋病教育資助計劃」各受資助項目已陸續完成,新一期計劃將於8月開始接受申請。

社會工作局戒毒復康處李麗萍處長報告在濫藥人群愛滋病預防的工作,當中美沙酮維持治療服務運作良好,現時每天約有150人服藥,此服務除有助降低吸毒人士共用針筒的風險外,還可提升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吸毒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現正規劃在新發展區域增設3個服務點;另一方面,委員會持續支持澳門戒毒康復協會執行戒毒康復、針筒交換及外展等減害服務,今年首5月,共派出針筒3886支,回收3676支,此外,委員會亦關注到吸食新型毒品後可能會導致高危性行為的發生,將制定相關防控策略。

李展潤代主席及各委員均對各領域負責小組的工作表示滿意並進行了討論,總結儘管零新發感染的目標已基本在吸毒人群中達到,但性接觸是本澳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通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的風險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要在一般人群中達到零新發感染實乃任重道遠,為此,委員會必須進一步加強針對不同人群的安全性行為推廣和行為干預工作,以及宣傳澳門愛滋病檢測服務。